首页
> 省属企业 > 江苏农垦
江苏农垦宝应湖:老厂房“破壳重生” 变身“咸鸭蛋梦工厂”
发布日期:2025-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初夏时节,江苏农垦宝应湖农场一处红砖灰瓦的老厂房里,机器轰鸣声与工人的笑语交织。这座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仓库,曾因堆满草袋与防汛器材而闲置多年,如今却焕发新生,成为每天产出约6000枚油黄流心特色咸鸭蛋的“梦工厂”。

屋顶漏雨、墙皮剥落,老厂房曾是农场的“鸡肋”。作为农场的“老资历”,这座占地585平方米的厂房,曾默默承担防汛物资储备的重任。随着防汛设施升级,老厂房逐渐闲置,成了“沉睡的资产”。

转机出现在2024年底。农场瞄准本地“水网密布、蛋禽成群”的资源优势,决定将老厂房改造成蛋品加工厂。从开展可行性调研到2025年2月敲定方案、3月动工,短短几个月,施工队敲掉霉斑墙体、加固承重结构,引入全自动清洗、腌制、灭菌设备。如今,车间内传送带载着鲜蛋穿梭,蛋香弥漫,老厂房的每一块红砖都在诉说着“跨界重生”的故事。鸭蛋选自宝应湖、高邮湖等湖区的生态养殖区,每枚都要经过光照验蛋、清洗,深色的卤汁中,上万枚鸭蛋正在“沐浴”发酵。除运用传统工艺外,厂房还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真空包装灌装线等“黑科技”,后期还将增加溯源二维码,让消费者能查到每枚蛋的“出生日期和出生地”。

巧妙利用老厂房空间,盘活资源。过去堆防汛物资的高挑仓库被隔成清洗区、腌制区、包装区和研发区。据测算,加工厂满产后年产能约100万枚,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万元。老厂房改造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工业记忆”成为产业赋能的素材。红砖墙面被保留作为文化展示区,目前已收到大学生前来创作特色文化墙绘的需求,让历史记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