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交控高速公路监测体系的核心支撑,路面定期检测工作对推进科学养护、低碳养护和智能养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近日,随着G25宁淮高速路面检测数据采集分析的顺利完成,江苏交控2025年路面技术状况检测第一阶段工作顺利收官。
苏高技术自3月初启动,科学谋划、统筹推进,4月份完成国评车道的路况检测分析工作,至6月底高效完成第一阶段全部任务。第一阶段中,面对全系统近5000公里的检测任务,苏高技术创新打造“1+N”协同作业模式,并立足各路段的功能定位、服役年限及路面技术状况特征,建立了“三维度”动态调控机制,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资源适配性。同时,构建了“数据驾驶舱”智能监控平台,实现了异常数据实时预警与质量偏差动态纠偏,为“苏式养护”决策与实施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据底座支撑。
为持续巩固路网技术状况、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检,苏高技术于7月上旬全面启动第二阶段检测工作,强化创新引领,积极应用前沿技术:在破损识别领域,开发应用“路面病害图像高效自动化识别系统”,大幅提升海量病害图片处理效率,实现病害数据的实时生成;在弯沉检测方面,开展激光弯沉与落锤弯沉比对验证,深入分析其关联规律,为后续实现弯沉自动化快速检测奠定坚实技术基础;在数据空间定位上,依托江苏交控高精地图平台经纬度系统,实现检测设备与高精地图经纬度系统的精准关联,确保不同时期、设备检测的路面技术状况数据在同一尺度下实现桩号精准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