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市交通产业集团以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拓源降本控险,夯实业务根基,打造“三大引擎”,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拓源降本控险。一是开拓融资渠道。积极采取长短期结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合,公募与私募结合,传统融资模式与创新融资模式结合等方式,通过流贷、中票、PPN、超短融、长期公司债、短期公司债、信托、融资租赁等渠道开展融资工作。二是压降融资成本。把握融资时点,每周汇总、分析资本市场情况,择期发债。创新融资产品,结合自身质态,择优发债。2024年末融资综合成本控制在3.66%左右,保持全市较低水平。三是防控债务风险。严格落实“631偿债保障机制”要求,到期债务逐笔建档,确保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梳理资金需求,制定压降计划,坚决完成债务增量管控目标。制定和完善《融资比选办法》《下属子公司融资管理制度》等,规范融资行为,防范廉政风险。
夯实业务根基。一是提升业务资质。截至目前,集团同时拥有交通、市政、房建3个施工一级总承包资质和26个二级资质,具备了参建铁路、跨江通道、高速省道、城市快速路的业务能力。二是加强发明创新。2024年全年,集团2项工程领域成果获省级QCⅡ类认定,在提高项目施工效率,压降项目成本上取得新进展。8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获批,在施工技艺优化和施工质量提升上取得新成效。三是充实专业队伍。截至2025年3月,集团累计培养一级建造师47名、高级工程师50名、高级会计师12名。近10名员工获省、市级技能奖项,高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15%。
打造“三大引擎”。一是做强施工主业。依托16.64亿元存量施工业务,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嫁接联动、攀高附强,与央企省企、院所民企组建联合体,走出泰州拓市场、抢项目、争订单。聚焦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下沉经济一线,走进乡镇园区,积极参与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改建污水管网的市政工程,为招引落户企业提供房建、路桥、绿化、交安等优质施工。二是做大“晨光”新业。稳步壮大光伏发电体量,开拓风力发电领域,打好光储充、能源托管、BIPV“组合拳”。利用客运场站资源,培育低空经济,集聚康养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联合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重点突破股权投资、公募REITs、ABS等金融业务。三是做优服务行业。持续优化公交出行,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转型。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持续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共享泊位,加大充电桩布设投建。全面提升过江转运、河道保洁、户外广告、汽修驾培、旅游出租、酒店物业等民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