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属企业 > 交通控股
全国高速救援管理与服务创新大赛江苏交控包揽12项大奖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第六届高速公路车辆救援管理与服务年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对“第二届高速公路救援管理与服务创新大赛”的获奖项目进行了颁奖和表彰。江苏交控继第一届大赛荣获特等奖后,在本届参赛单位与参评项目均增加的情况下,所属单位共斩获12项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近年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公众美好出行的新期待,江苏交控以“六个一流”为目标,持续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与救援服务水平,致力于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阳光、透明、便捷、高效的救援服务。

打造一流救援标准。以“1+N”的编制思路,制定《江苏交控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管理办法》和清障救援日常管理、安全管理等8个规范的清障救援服务管理体系文件,共67章269条内容,全面推动车辆救援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车辆救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推动作业流程标准化、专业化。同时,实行车辆救援全量回访和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自建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的服务监督,强化对车辆救援费用收取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全力提升车辆救援服务水平。

实现一流救援效能。结合交通流量、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数据,制定《江苏高速路段救援等级划分标准》,划分三个等级路段,按照“一段一指标”的总体思路,分别设置各等级路段救援到达率与处置率目标。并建立清障救援考核体系,加强对车辆救援工作的监督和引导,依托“苏高速·茉莉花”夺杯竞赛活动,每月通报救援工作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每季度对清障大队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持续提升车辆救援服务水平。

构建一流救援网络。优化救援管理体系架构,研究救援服务半径划分标准,明确不同等级路段救援服务半径,精准配置救援人员与设备力量。在重要互通枢纽节点、保障路段等建立车辆救援区域协作机制,提高区域路网整体救援效能;在京沪高速无锡段、沈海高速苏州段、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等重要节点先后建成28处“港湾式停靠带”和“救援驿站”,实行“3510”工作标准,确保超大流量路段应急响应零距离。

建设一流救援队伍。推行实施人员轮训制度和举办清障技能竞赛,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增强人员实战能力。启动公路车辆救援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编写130万字的教材,开发40个学时、15门线上课程和8个学时线下教学及实操课程,累计培养车辆救援职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员和考评员50余名,为2000余名车辆救援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在全系统培育23个救援服务创新孵化站,孕育67个创新项目,研发12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驱动救援队伍提质增效、设施设备革新升级。

搭建一流救援平台。上线救援标准化管理系统,智慧分析清障救援数量、类型、处置效能、服务满意度等内容;研发云景摄像机、云帽等智能终端,打通救援现场至后台的数据连接渠道,实现内场外场时空无缝对接。促进救援事件主动发现率提升28%、响应及时率提升15%、应对处置率提升18%。通过加强与“导航平台”“交通守望者系统”的深度合作,实现信息“一键发布、秒级推送”,对过往车辆发布预警提示,2024年推送信息8500余条,有效防范次生事故的发生。

铸就一流救援品质。围绕“苏高速·茉莉花”营运品牌核心内容,探索建设以阳光透明、安全高效、便捷舒心、温馨温暖等为核心理念的“苏心”救援营运子品牌,结合江苏地域特色和救援业务特点,打造“畅行365”“铁军营地”等为代表的救援特色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集车辆救援、事故快处、保险理赔、汽修服务等为一体的救援服务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