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33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38届“中国水周”。水务集团坚持推进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节水型社会建设,以科技赋能管网减漏损和水资源再利用,为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源头活水”。
源头管控强韧性。聚力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防范因水体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按照“常备常用”的原则,对南京主城区应急水源地杨库水库实行“热备”运行,24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可保障主城区3天应急用水需求;建立与生态环境、海事、水上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水源地保护与管理联动机制,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人工巡测项目,全天候监测预警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水文情况,“水源达标、备用水源、深度处理、严密检测、预警应急”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双向发力降漏损。一方面关注用户端管线漏损,发挥大表预警控制平台效能,智能化监测供水管线实时流量,2024年推送水量异常预警2868次,助力企业及时排查漏损问题;完成主城区5278户老年家庭远传水表升级,2024年通过“云守护”智能平台精准推送漏水预警9585次。另一方面聚焦大口径管线消险和老旧管网改造,研发远传水表DMA智能分析程序,攻克总分表数据比对、夜间流量动态监测等技术难点,构建“地面巡查+地下探测”立体化检漏体系,提前介入并处理管道漏损等异常情况。2024年,集团供水范围内漏损率降低至8.96%,同比下降0.51%,实现生产端到用户端的智能化全流程管控。
技术突破促回用。发挥本地科研资源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成北河口水厂的尾水工艺改造,通过水厂浓缩上清液回用技术,有望将制水损耗率由原先7%大幅降至0.5%,达到全国顶尖水平,每日可节约水量近7万立方米,项目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3月17日全国首座生产废水“零排放”污泥焚烧厂——南京市污泥处置中心尾水回用项目正式运行,尾水经多级膜深度净化与三效蒸发结晶,可作为污泥处置中心日常运行的工业补水,预计每年可减排废水20万余吨。大力开拓资源再生利用新赛道,每日中水回用59.5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用水,截至3月18日,集团2025年再生水产量 2765万吨,销售量12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