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交控)是江苏省级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主渠道”和高速路网运营管理“主平台”,管理全省高速公路5387公里,拥有3家上市公司,职工2.6万人。2023年荣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国典型。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江苏交控牢记“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一企一策研究确定35家二级单位核心功能、制定落实核心能力提升方案,切实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建设世界一流高速路网和世界一流企业。江苏交控连续四年位列江苏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连续十年利润过百亿位列行业头部,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内涵式、创价值的改革发展之路。自2023年起,江苏交控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707亿元、利润总额510亿元、净利润415亿元,资产迈上万亿新台阶,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深耕交通强省主渠道支撑战略落地勇争先。
建设交通强国,江苏要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当好开路先锋。江苏交控深耕交通主业,在增强主渠道核心功能、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投融资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有效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跨江融合等国家、江苏省重大战略实施。
紧盯投资理念之变:从更多投资到有效投资。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按下加速键,高速公路投资边际效益持续下滑,同时到2035年省内尚有4000多公里高速公路需新建、改扩建,江苏省交通发展仍处于高强度、长周期、大跨越的攻坚期,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赋予投资与发展新内涵,实现稳增长、防风险和惠民生的统一。
江苏交控紧扣战略所向、群众所需、路网所能,强化省市两级会商联动,构建新型新改扩建工作机制,统筹安排投资建设、路网运营和企业经营,通过创新智慧扩容模式、优化交通组织方案、优化项目建设标准,使通行更高效、资源更节约、成本更节省,形成项目“开工一批、建成一批、见效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连霍高速江苏段采用西段物理扩容、东段智慧综合扩容模式,节约成本150亿元。盐靖高速“4+6+8”车道扩建较原双向八车道方案节约成本60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探索融资方式之变:从单一路径到多元集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般投资规模大、资本金筹措难。江苏交控坚持多元筹集、统筹运作,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畅通股权资本、债券发行、信贷资源、多元金融及内部协同的“五类融资通道”,分层分类压实路桥主体投融资任务,开创“以市为主”投融资模式,实现外部融资和内部挖潜、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境内融资和境外融资“四个平衡”,打造成熟稳健的资本金和债务融资工具库,有效降低债务风险。近三年,江苏交控通过IPO、REITs、“施工承包+股权投资”等形式募集资金57亿元,引入央企、政府、社会资本290亿元,撬动各类投资1300亿元,单年融资均超过2800亿元,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下。
驱动交通布局之变:从打牢基础到走在前列。江苏是交通大省,但公铁水空发展还不协调不平衡,衔接还不够顺畅高效。江苏交控以“补链强网、立体互联”为导向,重点推进主通道扩容、过江通道、省际接口等三类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785亿元,建成沪苏通、五峰山、宁扬、常泰长江大桥等8座过江通道,在建张靖皋长江大桥等5座,实现隔江相望的设区市之间均有过江通道直通,跨江大桥日均断面流量达到48万辆,较“十三五”期间翻了一番。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统筹发展费、各项税费超1300亿元,助力普通国省干线超1.3万公里、农村公路达14万公里,在全国最早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推动国有资本向现代综合大交通运输体系集中,完成铁路、港口、机场等出资842亿元,推动“轨道上的江苏”框架渐成、水运优势更加彰显、民航运输能力大幅提升。
做优路网服务主平台助力美好出行作示范。
江苏高速是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大动脉”,以占全国2.8%的里程,承担了全国6.5%的出口流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高速公路流量持续增长,部分路段已超负荷运行。江苏交控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落脚点,在增强主平台核心功能、提升现代管理能力上下功夫,聚力打造与一流高速标准相匹配、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融合、与美好出行需求相适应的未来高速,“苏高速·茉莉花”品牌享誉业界,路桥品质连续15年排名全国第一。
优化高质保畅供给。江苏交控构筑“云网数图”数字底座,助力江苏以总分第一,入选全国首批支持引导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8个区域之一,实现“老基建”焕发“新活力”。江苏交控在国内率先开展高速公路智慧扩容,路段阶段选取最繁忙的沪宁高速无锡段42公里试点,通过夯实硬件基础、打造平台中枢、构建流量监测模型,充分运用应急车道资源,取得通行效率提升12%、通行速度提升19%、道路事故率降低29%、拥堵时间减少48%的积极成效。路域阶段以沿江、沪宁高速为主轴,过江通道为射线,33个枢纽为节点,形成775公里的沿江区域大通道智慧扩容项目,保持过江通道流量均衡、路域整体运行最优。路网阶段围绕高地联动、跨区域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整体提升大路网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改善公众出行体验。
优化品质服务供给。江苏交控立足路、紧盯人和车,主动转变管理视角,强化客户意识,深挖场景内涵,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江苏交控建立标准化救援体系,构建覆盖全省的“5分钟、10分钟、15分钟”应急救援响应层级网络,打造“空地一体”立体化救援网,江苏于9月起成为全国首个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拖车、吊车服务收费全免的省份。江苏交控建立多元化补能体系,建设新能源充电站202座,配备充电枪2308把,提前布局重卡换电网络,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江苏交控还建立便捷化驾游体系,完成42对服务区房车驿站建设,上线“小茉莉”交旅融合智能体,打造58个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提供20元卡友套餐和淋浴、洗衣、休息等免费服务,真正把“民之所盼”变成“民之所赞”,让江苏高速成为一张流动的、靓丽的、幸福的江苏名片。
优化本质安全供给。交通基础设施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多省高速发生灾害事故,为高速公路本质安全敲响了警钟。江苏高速围绕预防性和全寿命周期养护,创树“苏式养护”品牌,路桥品质长期均衡稳定,连续15年排名全国第一。持续开展路桥设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动态建立风险隐患库,健全“一段一策”“一组一段”巡查机制,落实闭环整改,守牢安全底线。加强安全装备、养护装备的研发和投入,建成长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采用无人机、探地雷达、视频监控等智能手段,提高路网感知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助力实现“三十年路面百年桥”目标。
打好产业转型主动仗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
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交控作为省属交通龙头企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大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坚定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交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开启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
提亮“向新”成色,锚定科产融合新赛道。江苏交控秉承市场导向、需求导向,聚焦交通行业大模型、交能融合发展、长大桥隧智慧管养等行业共性问题,系统制定科研攻关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出台37条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以研发“大投入”撬动成果“大产出”,科研投入年均增幅超过20%,战新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5%。江苏交控所属16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改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级创新平台25个,在研国家级科技攻关任务2项、省级科技攻关任务7项,推动长大桥隧智慧运维、高速公路交通新材料、智慧交通云服务等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国家级平台跃升,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江苏交控所属航产集团超前布局低空产业,通过“人才聚合+技术转化”双轮驱动,快速掌握12项核心技术,建成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服务平台,形成高速公路全场景无人机应用服务体系,打开了发展低空经济、布局战新产业的广阔空间。
厚植“向绿”底色,催生交能融合新模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内涵也要求发展绿色生产力,推进高速公路领域“双碳”目标落地,解决绿色能源替代是重要途径。江苏交控所属云杉清能通过“战略重构、技术攻坚、模式创新”三位一体改革,统筹发充储换、就地消纳、绿电替换,发布全国首个交能融合综合性地方标准,搭建能碳管理平台,打造宁沪高速仙人山服务区全国首个“风光储充换算”一体化零碳服务区项目、海太隧道全国首个“风光储”零碳隧道项目、建兴高速全省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路网总装机容量占全国交能融合规模超10%,绿色能源替代率提升10%,形成多能互补、创新集成、供应稳定、自洽平衡的系统解决方案。江苏交控还探索试点V2G创新模式,构建覆盖全路网的虚拟电厂,如东海上风电项目顺利通过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注册登记机构审核,2025年可完成100万吨存量CCER签发,未来年签发约35万吨,实现了从“传统单一发电企业”向“交能融合科技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形成“向外”特色,开拓数实融合新市场。深化国企市场化机制改革,是激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动能的重要手段。江苏交控针对国企市场化意识弱、竞争力不够强等短板,打通央企与地方合作、企地合作、跨省合作三类渠道,牵引产业落地,形成拳头产品打市场、生态产品扩规模的结构化产品布局。江苏交控所属通行宝公司布局“车路云一体化”城市智慧交通领域,获得省外市场份额超3亿元,助力天津、河北、贵州等省(直辖市)开展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江苏金租树立“融物+零售”方向,联合法巴租赁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金租专业子公司,垂直深耕农业科技市场,成为中法建交60周年标志性项目之一;服务中小微客户超20万家,投放资金超4600亿元,助力全球高端设备“引进来”、中国制造“走出去”。
锻造改革发展主心骨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交控党委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国企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用更具分量、更有力量、更高质量、更大正能量的“卓越党建+现代国企”治理体系,大力提升党建引领和保障能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深化改革治理优势。
以党建领航定向。围绕加快锻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江苏交控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两个一流”的发展愿景,确定“三年强能力、五年走在前、八年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形成两级贯通、上下一体、共同提升的格局。江苏交控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党组织前置权责清单和治理主体授权清单,提升前置把关质量和企业活力水平;开展价值创造型党组织创建,实施产业链党建行动,推动链上企业组织联建、人才联育、活动联办、问题联解,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冲锋在路网保畅、产业转型、科研攻关第一线。
以党建履责惠民。江苏交控深入贯彻ESG理念,建立联通价值领航、畅通治理固基、融通运营提质、沟通传播增效、贯通考核创优的“五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ESG报告两次被工信部评为“全国百优”。“十四五”期间,江苏高速各类优惠政策累计减免通行费245.9亿元,并通过陆海联运、差异化收费、开放式服务区建设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以党建培优生态。江苏交控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构建党委监督、派驻监督、国资监管相互协同的综合穿透式监督体系,创新开展“一对一”整改督导,成为江苏省委“强化巡视整改工作流程指引”试点单位,获评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江苏交控任期制和契约化提质扩面,落实经营管理责任,100%推广到集团及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更深层次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健全一企一策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超额利润分享等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容错纠错”等合规免责机制,建立产业“链长制”“赛马制”等竞赛调度机制,形成了企业领导人员敢为、企业敢干、员工敢首创的浓厚氛围。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过程中,江苏交控高位推动、走深走实,“主渠道”“主平台”核心功能显著增强,可持续投融资、现代管理、产业转型升级、党建引领保障等核心能力显著提升,正向着世界一流高速路网和世界一流企业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