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宿迁数字经济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尽管天气寒冷但建设氛围一派火热。“目前已经进入配套施工阶段,项目工程肯定如期建成。”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刘享胸有成竹。这片占地近300亩的中心全面建成运营后,将汇聚就业人员7万人、各种企业1000余家,预计实现开票金额超2000亿元。
与项目建设热度相辅相成的,是当地发展数字经济的热情。在宿迁,平均每秒有23件快递发往世界各地,每9人中就有1人从事电商相关工作;宿迁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4项指标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今年1月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迎来它的十周年“生日”。去年3月,园区成为全省首批5家省级软件名园之一,是苏中、苏北地区唯一入选园区。
而在20多分钟车程以外的宿迁市湖滨新区,京东数据标注产业园不久前正式揭牌。预计全部投入运营后从业人员将突破2500人,年营业收入可达30亿元,进一步推动当地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加速跑”。
走马宿迁可以看到,数字经济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更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在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升级安装了200多个5G电信盒子,实现5G网络全覆盖,通过对拉膜、印刷、分切、检品等工序上单体智能设备进行联网改造,设备联网率达100%。企业也一举拿下刚刚公布的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称号。
在省工信厅发布的2024年度首批省星级上云企业名单中,宿迁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300家,其中五星级上云企业61家,居全省第三。
夯实数字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优质电商生态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宿迁,这座位于苏北的江苏最年轻设区市,正以数字为帆、乘“数”发展。
见微知著,数字经济,长坡厚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等作出新的部署。
数字经济是江苏的一大优势,也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增”在哪里?2021年,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3%,2023年,这一比重已超11%,居全国第二。过去一年,江苏持续夯实“数字底座”,数实融合之路越走越深入。
——产业数字化更高效。
累计为6万余家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约5.6万个,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1.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1%,均居全国第一……2024年,在需求不足、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与2021年底基数相比,江苏省级智能车间数量增长1.3倍、智能工厂数量增长超3倍。纺织、机械、轻工、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在与数字融合中焕发生机。
——数字产业化更普及。
去年以来,江苏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挖掘推广基于消费数据的产品研发设计与功能创新、柔性制造、数字营销等新场景,入选国家“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20个、数量全国第一。去年1—9月,全省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融合支撑体系更健全。
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去年1—11月,江苏新建5G基站5万座,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11个,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465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全面启动,12个案例入选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5个案例入选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动数据资产化,全省在用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超19EFLOPS,智能算力达到5EFLOPS。
加速数实融合,新的一年江苏如何发力?
1月初,《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明确目标,聚焦该市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3个试点细分行业,到2026年试点期满时,推动不少于650家工业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且数字化水平均达到二级及以上。
从宿迁到南京,各地的探索实践成为江苏加“数”转型的一个个缩影。
省工信厅厅长朱爱勋在全省工信工作会议上指出,下一阶段,聚焦加快建设数实融合强省,大力驱动江苏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江苏将实施三方面举措——
制定新方案。新一轮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计划新鲜出炉。翻看新方案,与前一轮三年计划相比,“深化”二字尤为显眼——加快“智改”,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建设体系,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1万家以上、先进级智能工厂2000家以上;推进“数转”,力争创新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30%以上;加强“网联”,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促进工业数据安全能力提升。
普及新应用。以“智”赋能的关键在于用起来。江苏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1个行业大模型和2—3个重点环节场景大模型攻关项目。制定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清单,选树不少于25个行业应用标杆,遴选一批优秀“人工智能+”装备产品。
完善新基建。省工信厅将推动全省千兆光网和5G网络深度覆盖,推进万兆光网和5G增强等技术商用部署,打造30个左右“万兆园区”,推进南京、苏州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国家试点;加快构建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进规模化应用,新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0个,鼓励各地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优势集群或产业链“产业大脑”;推动算力中心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全省算力总规模超过24EFL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