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浦口国资集团围绕产业发展、制度建设、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深化改革,着力构建“一核引领、三业支撑、多元整合”(1+3+N)的新型业务布局,推进更大力度创新、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效能治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服务地方发展重大项目蹄疾步稳
仲夏时节,与天气同样火热的,是浦口国资集团的各重点项目建设热潮。据统计,2024年浦口国资集团承接区重点项目共计10个,其中新建项目5个,至5月底集团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亿元。
重大项目如火如荼,集团建设完成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G91地块商业开发项目(虎桥广场)等项目招商引资亦是马不停蹄。浦口国资集团一方面推进“以商引商”模式,结合现有合作企业挖掘上下游、配套及关联项目,实现“筑巢引凤、内配外引”;另一方面拓展多元渠道招商,寻求第三方合作,力争将资源信息转化为招商线索,将招商线索转化为落地项目。
深化企业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改革,锻造现代新国企;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走进浦口国资集团下属粮食购销公司星甸粮库,电子测温电缆线分层分点埋入粮堆,温度感应器精准采集实时温度数据,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和电脑可以随时了解仓内不同区块的粮食温度。星甸粮库负责人介绍,粮库还安装了60多个防爆、防熏蒸高清摄像头以及智能出入库系统,可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提高安防水平。
事实上,这只是浦口国资集团立足产业需求、全局角度,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一个发力点。近年来,集团在打造发展“新优势”上持续发力,务求进一步增进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和竞争力,扛起使命担当。
为激活老字号发展活力,集团加大力度促进老山药业企业内部改革,积极调整组织架构,推行干部竞争上岗,由16个部门精简至10个职能部门,合理设置管理层级、构建多通道职级体系,明确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实现职能优化、强化人才建设、畅通晋升渠道、提高决策效率、提升组织效能,同时推动产销体系改革,实现老山尚品堂公司独立运营,由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向销售、生产独立运作转变,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探索一条具有老山特色的校企合作路径,促进老山药业发展提质升级。
强化资产运营沉睡资产焕发生机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瞄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两大核心,对于浦口国资集团而言,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实现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就是核心之一。
主动去啃“硬骨头”,全力推进资产盘活,这是一条攻坚之路,掌握资产底数、摸清家底是关键。“我们首先做好资产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推进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为资产稳定良性运转夯实基础。”浦口国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结合资产类型及特点,浦口国资集团加强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充分发挥商业管理公司功能作用,做好存量资产盘活专项工作。
布局优化调整企业发展多点开花
推进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更好服务地方经济、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集团积极拓宽军粮供应站业务领域,以扎实举措提高市场份额;对标头部企业建强队伍,不断提升自持物业品牌影响力;立足服务于民,打造品质生活,推进房地产开发,并积极推进房地产“以旧换新”;秉持公益为民拓展生命文化产业……浦口国资集团有序开展战略专项细化,部署各子公司紧扣自身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企业活力与工作效率,持续增强集团多元架构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改革释放了活力,更要向纵深推进。下一步,浦口国资集团将扛牢扛实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争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浦口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