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智慧堆场向“新”升级 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7-29 14:20:42

“南京港码头功能优化提升”项目作为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港集团联合实施。其中,龙潭集装箱码头堆场智慧化改造是重点项目之一,今年5月,龙潭港区远控作业完成8.3万TEU,创历史新高,标志着龙集码头堆场智慧化改造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南京港上下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从集装箱堆场现场作业需求出发,研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稳步推进RTG与RMG自动化改造,针对智能算法研发升级中的难点与瓶颈,采取专班研究、现场收集、实地分析,加快推进项目落地。 目前,项目已成功研发并应用堆场智能派位算法,完成12台轨道吊和2台轮胎吊自动化改造,正式上线集装箱堆场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动态规划港区堆存空间,对卸船、中转箱、门到门收箱进行智能派位,使设备、场地、指令配合达到最优化,实现堆场范围内的高效智能调度。上半年,龙潭场区翻箱率下降近10%,堆场利用率提升5.6%,自动化场桥效率提高近5%,外部集卡平均等待时间缩短2.1分钟,人员作业强度得到大幅降低,在生产效率提升、人力资源优化、国产化替代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达成“时间不过半,任务已过半”的既定目标。

龙潭集装箱码头堆场智慧化改造项目的顺利落地为南京港打造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一是技术方案国产化。南京港龙集公司14台远控设备均为南京港机重工公司生产,硬件国产化率超过85%,软件及算法国产化率在90%以上。目前,已申报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软件著作权,取得1项软件著作权。二是吊具微动变频控制高效化。为解决自动化作业过程中的故障,南京港龙集公司在原设备吊具调平机构基础上,实施吊具微动变频改造,使吊具更适应远控作业工况,吊具调平故障率降低90%以上。三是起升负载路径动态化。通过在堆场激光扫描仪加装伺服电机实现360°扫描,实时识别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箱区情况,同时作业路线实现由“大门框”到“九宫格”、到“小门框”、到“动态曲线”的技术突破,作业效率提升18%。四是设备状态监测实时化。通过采集机械关键点的振动、转速及温度等信号,实现对设备传动链运行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故障报警、故障诊断以及寿命预测,同时集成设备智能点检,为预测性状态检修提供科学依据,大幅降低设备机组维修成本。五是国内首创煤炭开顶箱作业半自动化。为解决自动化设备难以感知加宽开顶箱的问题,联合第三方应用原3D激光扫描,辅以空间定位技术,运用软件算法优化,解决了层高校验以及箱区扫描等技术瓶颈,实现开顶箱半自动远控作业。六是行业领先中枢算法最优化。针对卸船、收箱、中转等场景进行智能派位算法研发,通过优化作业工艺、变革操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指令最优、资源利用最合理及堆场配置最高效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提升各作业环节效率。

南京港将进一步围绕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全力推进剩余8台轮胎吊改造,加快智能场控算法和智能船控算法升级研发,以集装箱堆场自动化“小切口”推动港口新质生产力新嬗变,为奋力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推进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