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交控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2024—2025年),江苏交控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链将瞄准建设世界一流高速路网总目标,打造“全周期低碳、全天候通行、全数字运营、全过程安全、全方位服务”的未来高速新样板。沿江高速作为苏南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极其重要的交通动脉、黄金通道,率先建成世界一流高速公路,是题中应有之义。沿江公司将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链建设,高质量打造新一代十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样板、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为交通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践行绿色发展、夯实路桥品质,建成与一流高速标准相匹配的“品质高速”。围绕科学高效、绿色低碳、经济耐久、环境美观、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探索“建养一体化”模式,打造高品质十车道高速公路。建立全周期绿色低碳建造体系,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应用,开展装配式建造、低碳化施工,建设新桥“近零碳”服务区、芙蓉“低碳生活体验型”服务区、青阳“零碳”养护工区。探索沿江高速建养融合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全寿命周期建养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打造国家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锚定“三十年路面百年桥”目标,开展《沿江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状况评价及利用策略研究》,科学制定老路结构层利用及拼宽方案,推动路桥主体延寿。
提升出行体验、保障安全可靠,建成与美好出行需求相适应的“畅行高速”。积极探索营运管理工作的新载体、新路数,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通行效率,提升应急救援安全保障能力。按照“一点一策”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疏堵提畅工作方案,强化重要路段驻点值守、循环补位、快处快撤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展高速公路无人值守收费站建设,推动应用自由流FFT2.0云赋能系统,开展全线收费站自助发卡、缴费设备全覆盖建设,持续提升快速畅行体验。加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深化“科技兴安”成果应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成果转化,建成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融合的“智慧高速”。结合宽路幅、大流量、密交织、货车多等特点,以“建、管、养、服、运”五位一体思路,引领智慧高速建设新风向。构建全域精准感知体系,实现对高速公路准全天候、准全覆盖动态性能感知。构建车道级管控体系,实现科学诱导及分车道、分时段的速度管控、车道准入管控。构建智能应急救援体系,实现事件精准发现与救援预案联动调度。构建伴随式智慧服务体系,为过往车辆提供车道级车路协同精准信息服务,实现更广泛的C端触达。构建数字云平台及数字运维体系,实现设备运管一张图监控,推动设备资产、运维、检测、预警、评估、可视化、决策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创新服务生态、激活经营效能,建成与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温馨高速”。 深入谋划服务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服务区基础保障、品质服务和商业盈利能力,打造司乘愿意停留、愿意消费、愿意再来的服务区。开拓服务区新式业态,发挥自营中餐品牌“沿之味”与“驿途美食工作室”聚合效应,探索服务区“夜经济”,推出团餐、文创产品等增值服务和延伸产品,实现服务区预约订餐和线上销售,打造“线下+线上”新零售模式。以新桥服务区改扩建为契机,研究 “开放式服务区”建设路径,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提高路域服务水平,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服务功能综合利用。因地制宜、适当超前布设充换电设施,持续跟踪氢能源、重卡换电等新兴技术应用,进一步服务驾乘人员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