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国资委积极引导市属国企布局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助力长三角文旅中轴建设提速前行。
一是培育产业,推进融合发展。构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做足用好“文化+夜经济”,策划青果巷、文化广场、天宁胜境三大主题夜市,吸引人流累计超250 万人次,累计营收近 3500万元;借势发力“文化+演唱会经济”,暑假期间文化广场持续打造“野生演唱会”超级IP,助力“青春乐都”城市名片,累计接待游客粉丝超16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 2000 万元,同比分别提升30%和10%;创新推动“文化+科技”,天宁寺跨年活动联合3D Mapping技术推出全新视觉体验,累计获得线上曝光量近1亿次。二是品牌引领,促进文化传播。以运河文化为源流,以中吴文化为底蕴,打造“中吴风雅颂”城市文化品牌矩阵,依托旗下文化载体,推出秋白读书节、赵元任艺术节、周有光文化节、穹顶音乐会等系列文化主题IP活动。坚持“每月有特色、每季有主题”,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文化活动300余场,吸引线下超2800万市民游客参与,重点阅读品牌 “青果思享会”入围江苏省级公益阅读推广活动省级名单。三是建设载体,优化空间布局。全域布局文化片区建设,推进文化布局与消费场景有机串联。目前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大观楼、止园、天宁胜境文化旅游设施提升工程正加快建设,其中季子文化展示中心计划明年1月对外开放,大观楼、止园计划于2026年6月底竣工交付投入运营。青果巷三期、盛宣怀故居织补工程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