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强调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支持在交通领域展开气候合作。绿色能源再次成为世界热点议题,低碳发展成为全行业共同使命,交通领域更是需要做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者。
江苏交控第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积极拥抱能源变革,统筹交通绿色能源供给平衡,建设交能融合统一管理平台,推动路网能源供给侧结构性优化,持续完善光伏、风电、氢能等多种绿色能源供应形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充换电网络建设,提供交通能源自洽解决方案。近日,江苏交控印发《高速公路光伏发电技术规范》企业标准,系省内首个关于“交能融合”项目领域的技术规范,对推动江苏交控绿色交通转型,助力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宿淮盐、连徐、沿海高速早在2017年就建成了一批服务区光伏项目。近期,东部高速、宁靖盐高速充分利用互通区、服务区屋顶、小型车位等闲置资源,开发绿色交通能源35.62兆瓦,年生产绿电超3000万度。海太过江通道打造风光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工程,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2万吨。借助车棚、屋顶、边坡、建筑幕墙与光伏融合,宝应服务区建成江苏高速规模最大、桩位最多的绿色充电站,打造首个近零碳服务区,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公众绿色、美好出行需求。
沪武高速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联合多家单位提前规划废旧料利用、新型光伏声屏障等措施,加大光伏、储能、充电空间利用,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近零碳高速公路。阳澄湖服务区与云杉清能一道高标准打造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仙人山零碳服务区项目近日也已正式启动。从宁沪南部通道起步的江苏交控统一能碳管理平台,将具备对煤电油气等碳排放进行统一采集、监测、预测和控制的数智化功能,实现能流管理、碳流管理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
江苏交控绿色发展空间深远广阔,碳中和之路机遇无限。面对绿色交通能源因行业领域交叉带来的多重压力,江苏交控交通能源产业链各单位将与路桥单位同向发力,秉持投建运管一体化、车能路云一体化等交能融合自洽理念,共建零碳服务区集群与绿色充换电走廊,共探零碳智慧高速之路,共享绿色经济社会双收益,助力江苏交控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