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公布第九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名单。其中,高管中心所属宁通高速公路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成功上榜,成为江苏国资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法治文化阵地。
长期以来,江苏交控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坚持依托各类道路交通资源,有机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开展特色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推动法治文化与法治体系、法治能力一体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交控已在高管中心创新打造宁通、宁淮两处法治文化建设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宣传支点。
构建“三大机制”,让基地“动”起来
一是构建组织保障机制。江苏交控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国企建设,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纳入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工作清单,高管中心明确了各级领导、法务主管部门、其他部门单位在推进基地建设中的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构建运维保障机制。紧扣省国资委、江苏交控普法宣传教育总体规划,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每年审核基地运维保障工作计划,明确日常维护管理人员,列出重点工作清单,坚持基地运维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实现了法治文化建设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互促互进。
三是构建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将法治工作经费与基地专项经费一并纳入高管中心年度预算,为两处基地的建设、维护、更新、使用与管理提供经费支撑,有力保障了普法教育宣传、专题培训、扩建出新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完善“三大功能”,让基地“靓”起来
一是不断完善宣传功能。立足行业特色,在两处法治基地通过电子屏、机器人、沙盘等宣传载体,运用典故、格言、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解读和展示宪法、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高速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主题鲜明,载体多样,内容丰富,品味高雅。
二是不断完善教育功能。通过打造 “规矩+方圆”雕塑、法治漫画展等实物载体,设置法治学习讲堂、警示教育场所等功能区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浓厚的法治氛围,有效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三是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常态化开展意见征集活动,结合职工诉求和群众需求拓宽基地服务功能,常年免费为广大驾乘人员、附近社区群众和行业内部职工等提供生动化、情景式法治宣教服务。
突出深化“三大融合”,让基地“活”起来
一是突出法治文化建设与践行政治引领深度融合。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家谈”活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迅速掀起“围绕报告谈法治”等新一轮学习热潮,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学习二十大、法治助力行”等主题活动,从思想上汇集法治智慧,从行动上汇集法治力量。
二是突出法治文化建设与深化行业治理深度融合。聚焦“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依法依规管理等考核结果作为年度“三评议一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关键对象”,组织开展“合同风险防范系列讲座”等多层次定向式普法教育30余次。围绕“绝大多数”,狠抓安全生产作业,组织实施法律培训与达标考核行动,提升单位风险防控和处置能力。
三是突出法治文化建设与服务社会民生深度融合。立足行业特点,推进实施法治文化“畅行工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行人及非机动车不违法上高速”等交通行业法律法规和案例宣讲,让法治文化在路上、在站点、在服务区,近年来,受惠群众超50万人次。
接下来,江苏交控将进一步整合法治文化资源,推动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升级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