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属企业 > 联合征信
江苏联合征信:构建“一体两翼”新格局 助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07-01 浏览次数: 字体:[ ]

“我们刚成立2年,从未有过银行贷款,没想到通过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很快就申请到了200万元信用贷款。”南京海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气陀螺工业集尘器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在创业的最初两年,企业销售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此次拿到贷款,公司负责人许先生有些“意外”。

实际上,南京海风环保科技确实是一家没有抵押物的“信贷白户”,为什么公司能够获得信用贷款?南京银行一位客户经理透露,这是因为该行通过江苏省企业征信服务平台获取了企业征信报告,并凭借其工商信息、社保公积金缴存信息和企业专利、著作权等替代数据了解到,该企业经营稳定,发展潜力良好,所以及时给予了信用贷款授信,帮助企业缓解了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江苏省企业征信服务平台,由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发文,对建设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省级企业征信服务平台以及组建省级征信公司提出具体要求。经省政府批准,2019年6月江苏联合征信正式成立。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践行国企使命,勇担社会责任,通过“一体两翼”的模式,建设运营两个平台。省金服平台架起全省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省征信平台以全方位征信服务,为银企对接赋能。

作为数字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联合征信致力于推动数字科技在征信领域的创新应用,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智慧升级,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促进全省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普惠金融“一网通”

江苏联合征信自成立以来切实推动数据融合归集,稳步扩大企业信用信息覆盖面。截至今年5月底,采集信息涵盖工商、信贷、司法、不动产、车辆、财税、知识产权、信用等8大类共5.7亿条数据项,涉及1300多万市场主体,实现江苏省内企业全覆盖。

依托江苏省金服平台,江苏联合征信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建设运营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服务平台等22个平台,将征信服务嵌入至各平台,深挖数据价值,激发数字生产力,按照“数据归集+金融服务+风险补偿”工作机制,打造全省普惠金融“一网通”工程。

省金服平台已成为江苏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超100万户,入驻各类金融机构413家,累计帮助23万户中小微企业获得了约2.25万亿元授信,其中8.1万户为首贷户,首贷金额2590亿元。

大大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

“以前我们支行客户经理展业获客,主要依赖于省行逐级下发的企业名单,行内沟通流程长,而且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某国有银行江苏省分行,其普惠金融部员工介绍,目前,该行客户经理只需登录“江苏金服”APP,就可以使用“优企搜”自主搜索周边的优质企业,还可以设置自定义标签进行筛选,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

据了解,此前,江苏联合征信已开发出覆盖全省企业的“苏信分”,实现企业量化评价。“优企搜”正是基于“苏信分”而开发的掌上小工具,旨在帮助金融机构精准找企业。

具体操作过程中,客户经理可在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手机端“江苏金服”APP中,根据地理位置、行业分类、是否政府专项名单、专利信息等条件筛选出“苏信分”较高的企业名单,并可随时查看企业基本画像,全方位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除了“苏信分”“优企搜”,目前,江苏联合征信还推出了“苏信码”“优企贷”等产品,与金融机构围绕征信服务、产品共建、智能风控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精准助力央行资金高效直达

近年来,人民银行围绕助企纾困,加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力度,货币政策资金规模持续增大,在精准支持“三农”、民营小微、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基层人民银行资金合规审核压力不断增大。

据了解,资金审核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部分不符合再贷款支持条件的企业经营范围、股权关联的隐蔽性增加,而且,同一笔贷款业务重复申请不同种类的央行资金有时也难以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指导江苏联合征信开发了“江苏省央行资金前置审核系统”,引入江苏省征信平台的企业大数据,对每一笔贷款业务自动进行分析,帮助提高审核效率,降低央行资金合规风险,进而有助于促进更多的市场主体获得货币政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为87家银行约20万笔再贷款资金申请业务提供了前置审核服务。

展望下一步发展,江苏联合征信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号召,加速释放科技创新动能,高质量建设和完善省征信平台和省金服平台,强化征信赋能普惠金融发展作用,全力助企纾困解难,推动征信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