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属企业 > 规划设计
省规划集团:人工智能+大数据 “深挖”滨海特色风貌遗产
发布日期:2022-06-09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入挖掘沿海地区历史文化资源,重视张謇盐垦文化保护彰显,以范公堤与串场河历史文化串联为主线,着力塑造‘缤纷百里’‘生态百里’‘蓝湾百里’滨海特色风貌”。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积极探索全省沿海特色风貌塑造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在多年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卷积神经网络等新技术,发现了大量未被识别的垦牧遗产和滨海大地景观等滨海特色风貌遗产。

现状分析 资源挖掘“空缺”大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陆域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超过1900万,拥有954公里海岸线,滨海湿地规模约占全国的18%,沿海滩涂总面积约占全国的25%。区域内拥有约5000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动物种群资源丰富,在全球生态网络中具有重要价值。

不过,通过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江苏沿海地区仍然有大量以不同类型大地景观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尚未为人所发现,这些重要的遗产往往由于未能被准确识别或者价值认知不够充分而面临被破坏的风险。

江苏沿海三市特色风貌资源分布图

科技赋能 “人工智能”显身手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集团初步锁定江苏沿海中部——盐城市大丰区,将沿海地区大地景观分为里下河水田-古盐场水田-垦牧条田-新中国成立后农场-沿海养殖区域五类。利用已识别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五类大地景观影像作为基础,向DeeplabV3+卷积神经网络喂给数据,经过200万次以上的训练后,达到95%以上的匹配率,证明分析结果准确性较高。

AI人工智能识别图斑与影像图比对

将AI识别出的五类大地景观纳入特色风貌资源名录,根据价值重要性、空间关联性设置赋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划定保护分区,同时从中选取相应的资源点纳入保护名录,可以进一步优化特色风貌空间结构。

超出认知 风貌遗产需重视

将研究范围向整个沿海地区扩大后,根据已识别出的图斑显示,在江苏沿海地区陆域范围内,大丰区和射阳县各类大地景观资源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密集,有待进一步加强挖掘和保护;垦牧遗产总面积高达570平方公里,集中在南通市域中部沿海和盐城;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农场的遗产总面积高达2460平方公里,集中在盐城和连云港市域东部。无论从规模还是分布来看,都大幅超出现有认知,急需引起重视。

利用AI人工智能(DeeplabV3+卷积神经网络)技术,集团构建学习模型初步形成了一种相对准确的大地景观识别方法,更为深入地挖掘承载着丰富价值的沿海特色风貌资源,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画出明确“路线图”。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将数字化系统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体系建设纳入重点战略,发挥数据资产、关键技术的支撑作用,提升规划设计的效率、精准度、可信度。未来,集团还计划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全省大尺度文化遗产的识别与保护,进一步增强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更好地服务全省特色风貌塑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