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南京工装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与“科改示范行动”任务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紧紧把握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机遇,加速实施产品进口替代,全力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企业荣获中质协授予的“全国质量标杆”称号,通过“江苏精品”认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1.4%和17.6%,研发投入连续两年增长超30%,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截至1月底,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率达90%,公司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向率先收官三年行动全力冲刺。
认真落实改革使命担当,压紧压实冲刺收官任务
一是系统性推进改革攻坚。公司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全面融入三年行动各项任务要求,组建改革工作专班,建立改革任务和经济指标双目标融合体系,今年将率先收官目标置于首要位置,实施党建引领,强化考核导向,并结合实际,将改革效能率先体现在冲刺收官过程中。二是高位推动重难点事项。在新工集团的大力协调支持下,针对股东机床集团分立重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等改革关键事项,专题研究制定破题攻坚方案,围绕冲刺收官目标采取“清单化”管理模式,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三是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在"月汇报、季综合、半年报、年总结"改革调度机制基础上,将改革任务要求逐一对应到班子成员,逐项逐层承担落实,确保分工到位、责任到人。
高质量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创新形成实效
一是“轻装上阵”促改革。公司从原股东机床集团分立,实现自主经营发展后,全面优化内部治理架构,制定了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同时新工集团将公司列为充分授权类企业,授予公司董事会聘用经理层等11项职权,保障经理层履职行权。今年公司将在科学的治理框架下,形成更加高效流畅的运转机制,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效能。二是“能者居之”引活水。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并大力度推动经理层年轻化,目前高管中“85后”占比已接近一半。全面推行中层管理人员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实施内外部竞聘上岗,累计已有14名人员新进入管理岗位,9名管理人员退出原岗位。今年公司将加快实施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和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措施,不断激发员工的改革动力活力。三是“自主创新”谋发展。公司坚持以掌握行业技术话语权为目标,始终充当行业技术尖兵,改革周期内主持编制4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参与编制12项行业标准,获得了15项授权专利。突破了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军品工艺攻关、进口砂轮国产化替代等一批卡脖子技术,产品成功入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协同新工集团旗下产业基金,针对不同技术路线产品开展项目投资,拓展了产业链上下游渠道。今年公司将全面启动参与“十四五”国家级项目,持续巩固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力争三年行动率先收官
一是围绕目标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改革攻坚战。公司将围绕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员工持股等剩余改革任务全力推进,按照“高位协调,专项推进”的原则,逐项明确“路线图”,制度“计划书”,倒排“时间表”,主要领导挂牌督战,将任务的达成作为首要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力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前收官。二是巩固深化改革成果,持续发挥示范作用。公司坚持“改革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宗旨,积极对照改革目标任务,适时对前期改革成果进行动态评估,形成改革典型案例,大力开展专题推广和宣传,积极分享改革发展经验,持续发挥行业示范表率和尖兵带头作用。
下一步,公司将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改革使命,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定改革攻坚向纵深推进的信心决心,在改革赛道上全力冲刺,力争率先完成“科改示范行动”任务,全面打赢三年行动收官战,高质量完成改革攻坚任务,争当国有科技型企业的改革样板和创新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