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截至目前,全系统人才总量达1.5万人,其中硕士748人、博士16人、高级及以上职称644人,年均保持10%的增幅。
搭建聚才平台,让人才“聚起来”
坚持开放思维,拓宽聚才途径。一是做强企业平台吸附人才。将建设一流企业作为吸引人才的根本,公司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连破“四重大关”:公司全口径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大关,达到7420亿元,较上年增长12.54%;全口径净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113亿元,较上年增长10.71%;全口径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大关,达到622亿元,较上年增长30.14%;全口径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24.88亿元,较上年增长61.1%。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年均引进各类人才200人,2021年人才招聘接收报名简历7000余份,同比增长80%。二是做大科研平台聚合人才。设立高速公路绿色养护工程、智能养护装备、数智营运,和数字交通、养护沥青研发等五大实验室,打造“8916”人才品牌孵化矩阵(8个基地,9个实训中心,16个创新工作室),累计科研攻关200多项,形成发明专利等科研创新成果175个,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三是做优培养平台赋能人才。构建“1+N+1”的教育培训体系,年均培训量10万人天。获批全省交通运输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4人次进入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上百人进入行业人才培养工程。
优化用人机制,让产业“强起来”
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作用,找到人才与企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一是完善市场化的人才选用机制。丰富市场化选才手段,选聘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科技副总等高精尖缺人才200余人。健全市场化用才机制,率先完成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探索“揭榜挂帅”“赛马”用才,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潜能。二是拓宽开放型的人才培育渠道。对内成立“产业发展、数字交通、工程技术”三大研究院,围绕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金融投资、“交通+”三大主业,策划举办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上百场,对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积极引入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的前沿技术,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在江苏交控牵手、携手,打造“科技会客厅”。三是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成长模式。发布江苏公路救援职业国家标准,实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系统内多家单位获批产改试点单位。组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省交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成功落户交控,培养了以孙海青为代表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
深化党管人才,让资源“动起来”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机制。一是突出组织体系建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人才工作议题党委专题研究、人才工作事项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人才工作条线专人分管、人才工作成绩专项考核的“四专”人才工作机制。二是筑牢制度顶层设计。形成了以“‘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人才新政15条”“人才强企指导意见”三大基本制度为主体,建立高层次、紧缺型两张人才清单,以及50多项配套人才工作文件支撑的“3+2+N”人才工作制度体系。三是优化人才成长生态。成立人力资源发展公司,组织召开人才发展大会,连续多年开展人才奖评选工作,五年内累计投入人才基金近2亿元,建设温馨宿舍、满意食堂等人才关爱举措一千多项,全系统集聚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氛围愈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