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监管 > 领导班子和人才建设
省国信集团:聚焦“引育留用” 涵养“一池活水”
发布日期:2022-02-21 浏览次数: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省国信集团党委2020年底制定出台了“1+10”干部人才管理制度,聚焦“引育留用”关键环节,突出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基础,努力让更多“千里马”在国信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竞相奔腾。

多措并举,不断拓宽招贤纳才主渠道

大胆探索市场化引才。以信托公司为试点,通过市场化公开选聘引进2名35岁以下高管、22名专业骨干人才,制定实施与信托行业相匹配的市场化薪酬与考核管理制度体系。在信托行业持续严监管背景下,引进的人才成为该公司创新创收的关键力量。不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对能源、金融、投资主业实施集中招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清北”专场招聘和海外引才工作,较早启动实施管培生项目。近年来,集中招聘累计报名3.4万人,录用977人。其中录用清北30人,管培生21人,海外“名校优生”48人,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积蓄“源头活水”。有效激活内部存量资源。内部选聘严格遵循“三公”原则,将政治体检作为笔试主要内容,面试考官“外大于内”,面试成绩现场亮分,面试人员所在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现场观摩监督。近两年共从基层企业遴选25名优秀人才到本部或管理公司工作,为基层干部员工搭建了公平公正、规范畅通的“能上”阶梯。

强化培养,全力打造育才留才新机制

构建培育高地。常态化举办中青班,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办学,择优挑选年轻骨干人才参训,成效显著。六期中青班共253名学员中已有50%提拔使用。突出实干历练。遴选青年骨干组建12个工作专班,调研论证主业投资项目17个,落地实施8个,纳入储备7个。组建创新攻关团队,为专业骨干人才提供平台机制。信托公司以1名“85后”市场化业务骨干为核心,创设标品信托业务,在信托业务创新转型中率先取得突破;1名“85后”金融博士牵头组建创新团组,历时1年攻关,首创信托行业证交所城投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激励专业提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获得CPA、CFA等高端执业资格、高级及以上职称、发明专利等荣誉的员工,当期给予奖励,较好激发员工钻研业务、提升专业的热情。注重基层“补钙”。把一线艰苦岗位作为专业人才历练平台。“1+10”制度出台以来,新提任40岁左右中层干部半数以上被派往基层一线,其中2名35岁左右专业技术骨干被提拔至所属山西电厂担任高管。

精准用才,着力搭建干事创业大舞台

做大年轻干部蓄水池。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能源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的意见》,规定每户能源企业至少配备两名35周岁以下中层正职,控股发电企业每年动态保持配备35周岁以下运行值长、各类专工各1名,把年轻干部人才培养选拔纳入企业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用好德才兼备生力军。修订《外派人员管理办法》,将外派岗位作为年轻骨干人才成长锻炼的重要平台。将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同志转任专职董事、巡察组长,为年轻干部成长腾挪空间。制度出台后,新提任40岁左右中层干部中20%被外派担任参股企业高管。加快培育潜力人才预备队。出台《集团本部员工管理规定》,对本部年轻专业人才实施初次定级政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1年直接定级为经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1年直接定级为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