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国资 > 常州市
非凡十年 国企答卷 --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2-11-08 浏览次数: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服务和融入常州市重大战略及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业内有地位、省内居前列、国内有影响的国有资本投资运作平台,奋力开启集团总量更大、结构更优、实力更强、后劲更足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稳定盈利能力为重点,聚力改革攻坚、提高经营水平,聚焦金融主业、优化资本运作,强化实业基础、壮大集团规模,国有资产大幅增值,稳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集团注重强化投资精益管理,树立价值创造理念,健全完善战略规划、投资决策、项目实施、后评价等紧密衔接的投资管理体系,完善以投资回报为核心的资本价值评价体系,提升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竞争力,截至2021年,集团资本运作各类项目在投金额22.07亿元,浮盈8.01亿元。2021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1.58亿元、净利润11.43亿元,资产总额达到387.96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62倍、2.22倍和2.34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5.38%、9.24%和9.9%。集团主体信用评级由AA提升为AA+。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重组决策部署和赋予集团“资本+产业”的发展定位,集团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大力推进资产整合调整,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常柴股份国有股权和常创集团划入投资集团,整合成立常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常州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集团所属部分企业股权划给其它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实业基础更加壮大,金融主业更加突出,以金融业和制造业为核心主业、商业服务业为培育主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更为明晰。积极推进增持东海证券,集团持股比例从14.97%上升至26.68%,进一步巩固控股股东地位。增资江南银行,为支持其未来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和“三个有利于”方针,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党建入章”、党委前置讨论、加强董事会建设、保障经理层职权、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用工制度、完善国资监管和内控制度等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全面如期完成。通过改革,集团和子公司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完善,治理机制更健全。集团以市场化原则和互利共赢为导向,转变优化经营机制,推进信辉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江苏旅通商务有限公司、启泰创投等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激发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基地发展壮大。投资集团以子企业长江龙城公司为主体,着力推进科教城三期国际创新基地建设。截至2020年底,园区总建设面积已达115.34万平米,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国际创新基地作为重要载体的常州科教城曾获中国十佳创新园区第一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集团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任务落实,支持组建常州科教城集团,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持股51%,集团持股49%。在集团大力支持下,园区建设资金平衡机制实现历史性突破,为打造常州“创新之核”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助力常州“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挥国企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和人才服务板块融合创新发展,集团整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通过“政策+市场”双引擎提升创投成效。政府基金母子基金及常创集团自有资金累计投资项目396个,其中54%为本地项目,投资金额207.42亿元。其中26个项目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107个项目完成再融资。本市项目中,获评独角兽2个,潜在独角兽5个,瞪羚11个,专精特新18个,专精特新小巨人3个,新进新三板创新层4个。常州龙城英才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加强投后管理,努力协助企业实现再融资,目前在投项目71个,投资总额20023.8万元。通过精准融资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平台为4253户企业提供信保贷款112.15亿元,为1131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金额124.66亿元,“易融通”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54.4亿元。建成全国性综合型互联网e交易平台,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码添劲”,交易总额超4200亿元,入驻会员超14万家。构建常州阳光交易市场推动存量资产盘活交易更加规范、高效、便捷。通过深入园区精准服务企业。常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帮助园区做好企业培育,累计完成268家高企、234家高企培育入库、500个高品和51家省市民科备案的受理审核。通过搭建平台保障就业大局。常州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人才派遣外包业务稳步提高,人才教育培训业务成效明显,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线上+线下”高效联动交流平台,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大局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