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国企答卷 ——常州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22-11-04 09:24:33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市交通集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交通运输、水利、民防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建设任务,交出了亮丽的十年答卷。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7.81亿元,利润总额3.3亿元,资产总额达到684.77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95倍、1.43倍和2.49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6.47%、4.05%和10.66%。

坚持深化改革,企业转型发展激发新动能

交通集团深入开展市级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改革、控股企业提质增效改革和两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推动“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对内致力于加强以法人治理和授权经营为基础的母子公司体制建设,优化集团化管控机制,全面推进子企业同类业务一体化运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控股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深化劳动、人事、薪酬“三项制度”改革,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和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实现管理能力新提升。对外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与社会资本强强联合,按照积极稳妥原则组建了三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新增“互联网+物流”、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两个业务板块;推动建立常州京杭运河上首个集装箱物流基地,将德胜河魏村枢纽申报成为我省首个经营性交通船闸,激发了企业市场化转型新动能。

实施多元发展,实体产业经营迈上新台阶

交通集团高度重视经营性实体企业发展,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高速公路、内河港口、交通能源、外轮理货、机动车服务、客运枢纽运营等“交通+”业务集群,形成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来源于实体企业的经营性收入同比“十二五”期间翻了2.3倍。市管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全年出入口总车流量连续超过1000万、2000万大关,达到2533万辆;运河港口货种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成为以钢材为龙头,集装卸、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的重要内河公用码头,常州运河东港被评为“省级重点物流基地”,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被列入常州市“1核心3枢纽8中心”物流布局。公司还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坚决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减免中小企业租金1927万元,减免出租车承包金300万元,全口径减免社会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1.2亿元,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冲击、渡过经营难关。

强化资源开发,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交通集团高质量推进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十年来整理净地1975亩,利用有利时机完成水投一号地块、三毛地块、常林A地块、曙光化工厂地块共503亩土地上市,总金额68.3亿元,实现收益13.78亿元。在水利工程领域实施了被列为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的新沟河延伸拓浚天宁段、新孟河延伸拓浚钟楼段项目,以及主城区“畅流活水”活动堰工程、新闸防洪控制工程、城市防洪大包围闸站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在交通领域建成了常州汽车客运北站和钟楼、飞龙、雕庄、殷村职教园公交枢纽;在民防领域实施了江南商场人防工程综合改造、前后北岸街区改造提升等民生项目,为我市老城厢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稳中求进,投融资业务实现新突破

交通集团持续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率先探索资产支持票据、永续中票、收益权贷款等模式,建立银行贷款为主体、债项融资为支撑、非传统领域融资为补充的全渠道融资格局,综合融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较2012年下降49%。至2021年底,交通集团投资参建了沪宁城际、京沪高铁、南沿江城际等3条铁路,建成通车2条,市域通车里程183公里,持有股权9.95亿元;累计出资95.18亿元,投资参建沿江高速、宁杭高速、苏锡常南部高速、常泰大桥等10条市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7条,通车里程413公里;有力支持了苏南运河高等级航道建设、铁路常州站南北一体化改造以及104国道、241省道、338省道、122省道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常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公司实施的德胜河魏村枢纽扩容改建投融资改革创新项目被评为2021年中国交通投融资年度创新项目三等奖,实现了我省经营性交通船闸零的突破。

发挥核心作用,企业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公司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集团转型发展改革中心任务和发展战略规划,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集团十年来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常州市五大明星城建设先进集体、常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正朝着全方位服务“532”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城市运营企业的目标奋勇前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