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国资 > 常州市
非凡十年 国资答卷
发布日期:2022-10-26 浏览次数: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市国资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服务和融入常州市重大战略及发展规划,推动全市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十年来,市属国资国企主动担当作为,强力改革攻坚,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国有资产大幅增值。2021年,常州市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4.11亿元、利润总额31.12亿元,资产总额达到3,643.91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8倍、3.9倍和3.8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4.7%、10.7%和14.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这十年,常州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突出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按照市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向战略性、基础性和民生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大力实施了重组整合,将9户平台公司整合为6个集团公司;加快国有资本优化整合和国有企业功能性重组,完成了8家四级企业压缩管理层级。积极组织混改试点申报工作,黑牡丹公司成功列入我省第二批国有企业混改试点名单;指导黑牡丹公司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打造全市深化国企改革、增强中长期激励机制的首个实操案例;加快推进市属二级公司、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混改。

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全面完成“党建入章”,一级企业全部制定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有效发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加快形成。加快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等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

监管模式持续改进。深入推进职能转变,持续改进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优化,坚持以全方位改革规范经营管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修订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清单外事项一律由企业自主决策;持续完善投融资、担保、考核评价等领域多项制度文件。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e交易”阳光采购服务平台的建成,带动国资监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国企强化责任担当。十年来,国有企业在全市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引领发展、服务社会的本领能力持续提高,充分彰显全市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责任担当。十年间,全市国企带动就业超过2000人,累计吸纳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超过1700人。认真落实收入分配向基层一线员工倾斜的政策,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市属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从2015年7.2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9.3万元。疫情以来,持续推进落实租金减免政策,2020年至今,全市国有企业累计减免租金13177万元,惠及市场主体1893户。作为社会基础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国有企业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贡献巨大。以交通集团为例,截至2021年末,投资参建了3条铁路,建成通车2条,通车里程182.81公里;投资参建10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7个,通车里程412.58公里,累计出资95.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