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重要子企业董事会职权主要包括哪些职权?成果形式是什么?如何有效推进外部董事工作实现“外大于内”?在前期分组深入各市(区)督查、指导的基础上,11月5日,泰州市再次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业务指导交流会,会上,泰州市国资委各业务处室与各市属国有企业、各市(区)国资办“一对一”“面对面”,既有共性问题集中解答,也有个性问题专项化解,着力打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执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市有关部门和各市属国有企业意见基础上,《泰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并报江苏省国资委备案。”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晓梅说,“三年行动方案”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又体现泰州改革特色。锚定2021年底前完成80%以上改革目标任务,泰州牢固树立“大国资”“一盘棋”思想,始终把9家市属国有企业和6个辖市(区)三年改革行动任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国企改革强大合力,有力保障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平稳有序推进,推动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泰州特色三年行动,国企改革跑出“加速度”
周密部署、因地制宜,“泰州版三年行动方案”从“纸面”到“地面”,逐一“揭纱”: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转变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国有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等。
“‘三年行动方案’坚持顶层设计与发挥基层首创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整体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确定了29条94项具体改革任务,每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从制定方案压实责任,到改革任务逐项落地,一系列举措有的放矢铺展开来……
方案紧密结合泰州全市国有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和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改革举措,如创新开展“四比四提升争当标杆企业”活动,通过比经营效益、比治理结构、比合规管理、比标准规范,新培育一批标杆企业,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把解决国有企业发展现实问题作为改革最终目标,奔着问题去,扭着问题改,切实解决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方案既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的总体目标任务,又明确每年度的重点任务,分步骤分阶段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强化方案的可操作性、延续性。
方案出台后,泰州9家市属国有企业和6个辖市(区)主动作为、提前谋划,组织专班,抢抓时间,对照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个性化制定了本地区、本企业实施方案,确保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在制度框架内依法依规、规范操作。泰州新滨江公司建立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工作机制,形成“周推进、月更新、年总结”台账机制,确保各项改革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虽然行动方案布置的任务跨度长达3年,但“刻不容缓”却是泰州眼下改革状态的真实写照。自上而下逐级压紧压实责任,以更大力度推动国企“倒计时”改革,成为了关键一步。
该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第二组长,市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全市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国资监管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谋划、指导推动国企改革工作。市政府层面专门成立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组员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政策贯彻、方案制定、督查推进,牵头研究解决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共性难点问题。
与此同时,分层分类建立市级部门、市(区)和9家市属企业“三本台账”,加强目标和过程管理,以工作台账为抓手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坚持一周一总结、一月一通报,动态跟进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市属企业量化指标数据,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核实重点改革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情况与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兑现紧密结合,充分调动激发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至此,泰州国企改革全面起势、加力提速。
强化关键领域创新,国企改革实现“新跨越”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时间表已经写好,面对摆在眼前的明确任务,如何确保改革走深走实、落地见效,是国企改革的必答之题。
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2020年,泰州市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属企业董事会工作的通知》,科学界定董事会职权,规范董事会运行机制,完善董事会决策程序。2021年,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示范文本)》《董事会决策事项清单(示范文本)》《经理层经营权限清单(示范文本)》,进一步明晰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初步构建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决策机制。制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外部董事考核评价和报酬管理办法》,建成泰州市市属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指导市属企业同步推动下属各级子企业董事会“外大于内”工作。目前,9家市属企业已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
泰州市城投集团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创新设立党委专题会议和14个专业委员会,形成了各委员会专业审查、党委会前置研究、董事会决策、经营层落实的公司治理架构,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在明确三大主业的基础上,确定各板块的运营主体,将管理层级压缩在三级以内,创新采取委托经营的方式,通过“整合一批、保留一批、撤销一批”,将原来的81家全资、控股公司整合为15家运营主体,解决子公司“小而散、多而乱”的状况,推动各板块专业化发展。
泰州市交通产业集团按照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14家应建董事会子企业率先全部完成董事会设立工作,并实现了外部董事占多数。集团层面外部董事广泛吸收国内知名、业内专业的专家学者,为企业科学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对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积极作用。
泰州市文旅集团科学搭建治理结构,通过制定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公司治理制度及操作指引,明晰“三会一层”权责边界,完善“三重一大”等制度体系。集团进一步去除行政化管理思维和模式,以采购制度改革为试点,分批逐次向子公司释放相关权限,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运营效益。创新策划“以比拼促提高,凭实绩论英雄”主题活动,推动国企治理提质增效。
同样,围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泰州市国资委编制了《泰州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以该市国有资本布局现状为基础,优先发展一个功能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点发展五个优势性产业(大健康产业、旅游产业、金融产业、现代农业、教育产业),创新发展N个战略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企业层面,印发了《关于编制国有企业“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先后多次召开推进会、论证会,督查指导企业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9家市属企业已全部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泰州市金控集团用好用活产业基金,保持与优质管理机构密切沟通,大力开展股权投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以“资金活水”激发产业活力。一方面,将母基金打造成一个资本运作平台,加大基金产业布局发展,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向泰州集聚。另一方面,依托母基金投资的各类子基金,既加大对本地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培植其做大做强,又发挥资本招商作用,带动更多外地优质项目落地泰州,为产业转型升级插上腾飞的翅膀。本年度各基金新增本地投资中,包含中能锂电、江苏耀海、江苏亚电、江山聚源、长泰药业、美雅健康等多个潜力项目,有力支持了泰州市重点产业领域。
健全市场经营机制,国企改革迸发“新活力”
9月30日上午,泰州市交通产业集团服务板块举行鑫通广告公司职业经理人聘用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标志着鑫通广告公司在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集团董事长刘广宏看来,以选聘职业经理人为契机,积极推进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探索市场化管理新模式,以市场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升能降,将持续增强企业发展内驱动力。
10月12日、10月28日、11月5日,泰州高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文旅集团、市金控集团陆续举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仪式……泰州市把落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作为企业市场化的“牛鼻子”,全面规范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管理,科学合理确定契约目标,强化薪酬激励约束,加快从传统的“身份管理”向市场化“岗位管理”的转变。目前,9家市属企业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完成率达96%。
泰州市文旅集团旗下永达公司,于2019年1月整体划转,划转后,集团指导该企业围绕“实体化、市场化、公司化”目标,不断拓展项目、开辟市场、经营资产,开拓了消费帮扶产品销售等经营业务,开设了实体店,承销东西部对口支援地区和泰州经济薄弱村农副产品。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经营能力,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今年1-9月完成营收超过年度目标,同比增长96%;实现利润完成年度目标的129.5%,同比增长30%。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把激发经营活力放在了重要位置——
泰州市农发集团红旗种业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公司对全体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设置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以自然年为考核期间,设置考核指标,在当年业绩达标的情况下,公司根据制定的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对激励对象进行年度考核,激励对象只有在上一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时才能享受激励。此举充分调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在规范处置“僵尸企业”、实体化盘活“睡眠”子公司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市场化经营的方式,以医药园区一、二期标准厂房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试点,创新采取项目经理竞聘上岗制,项目部人员由其点将选才,核定考核工资,发放绩效奖励,将个人薪酬与项目收益直接挂钩,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
泰州鑫泰集团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工程承包、项目代建、房产租赁、汽车贸易、电子商务、对外投资、股权基金投资等多个板块。2020年,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央地合作模式,与中国国机集团下属的中工工程和中国电子工业集团下属的中电基础两家央企开展镍矿石、铬矿、煤炭等大宗商品贸易合作,截至2021年10月底已实现大宗商品贸易收入23.15亿元。
党务业务深度融合,国企改革增添“凝聚力”
“以子企业打造标杆企业为窗口,着力解决一批制约集团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尽快补齐短板和弱项,有效增强竞争实力,加快形成市属企业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主业发展更加聚焦、经营机制更加灵活、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社会贡献度和职工满意度持续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在王晓梅看来,该市创新开展的“四比四提升争当标杆企业”活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打造、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环环相扣、蹄疾步稳的发展态势。
以党的引领为“红色引擎”,泰州各市属国企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持续为国资国企引路领航。
泰州市文旅集团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注重深耕细掘特质资源,有效构建了以凤城河边的“景”、河里的“船”、河岸的“坡”、河空的“桥”、河畔的“人”为支点的“文清旅顺”廉文化宣教品牌;创新推出了以景运公司支部与兴化公司支部为试点的“支部联(廉)合体”;积极实施“一支一品”“三分三比”“五卡赠党员”等系列特色党建活动,与多家单位协同开展了“传承红船精神,办好为民实事”等系列实践活动。
泰州市交通产业集团聚焦交通工程建设主业,探索实施项目党建“五一”工作法,即突出一个鲜明主题、完善一个工作流程、打造一个标准阵地、固化一套规定动作、创新一个自选动作,创新将主题党日活动搬到重点民生项目一线,让项目党建真正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创新打造公交15路党史学习主题车厢,建成泰州首座集光伏发电、电能存储、电动车充电桩为一体的党史学习长廊,让党建与项目深度融合,将红色教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有力激发国资国企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
泰州市金控集团针对金融广场楼宇多、入驻企业多的特点,打造“红鑫驿站”党建品牌,在建成的“红鑫驿站”产融中心党建服务站内设有红鑫书吧、沙龙馆、讲堂馆、空中花园综合功能区等,为入驻泰州金融广场的100多家单位的400多名党员提供组织生活、学习交流等服务。金融广场投资公司利用“红鑫驿站”党建共享平台,搭建“一站式”管家综合服务站,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租赁、商务物业、楼宇党建、宣传推广等一条龙服务。
泰州市农发集团党委推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不断走深走实,在良种繁育推广、银企合作互助、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外源发展等方面开展党建共建。各支部与姜堰李堡社区形成以基层党组织融合发展为核心、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村企共建机制,累计合作流转土地1020亩,帮助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实现农民每年每亩净增收益300元以上。与新疆昭苏县共建红瑞农业科研基地,推广农业种植和技术服务。
泰州市城投集团将党支部建到子公司,党小组落到项目上。水务公司党支部以水质提升为切入点,在全面推进二、三水厂深度工程的同时,同步建立水质提升专项小组,强化自来水水质精细化管理。目前,泰州市区二、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已于今年4月30日正式投运,供水实现由“合格水”向“优质水”转变。“三号取水头部”工程也于今年5月底基本完成,10月13日,兴化市长江引水工程全线正式通水,156万兴化人民真正喝上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