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监管 > 宣传工作
省国资委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发布日期:2021-11-15 浏览次数: 字体:[ ]

省国资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决策部署,把能源电力保供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扎实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国资国企支柱作用。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系统谋划,加强统筹协调,坚守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高站位谋划。10月28日上午,省国资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10月27日下午省政府能源电力供应专题会议精神,研究能源电力保供有关事项,迅速组建由省国资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对省属能源企业落实煤炭应急储备任务、承担保供任务考核奖惩、战略性调整优化等重点工作做出安排。高要求落实。11月1日-2日,省国资委分管领导带队赴省属能源企业调研能源保供和优化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把能源保供作为有关企业考核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进一步推动企业担当履职;督查煤炭储备进展,实地查看基地建设、煤炭中转、堆场存煤等情况,要求企业多渠道多途径增加电煤资源库存,及时报送应急储备工作进展,每月报送发电企业保供专项分析报告,建设好、利用好煤炭应急储备基地。高标准推进。11月3日上午,省国资委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电力保供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国务院国资委《关于督促指导地方国有企业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紧急通知》有关要求,讨论贯彻落实举措;当天下午,省国资委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细化保供方案和应急预案,对电力企业电煤库存天数、煤炭企业增产扩销稳供、煤炭应急储备任务完成数量及时限、夯实安全环保基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等具体工作再部署、再落实、再推进。省属能源企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举措,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履行主体责任,全力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在省国资委统一部署下,省国信集团、徐矿集团加强衔接配合,形成保供合力,坚决打赢打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生产矿井增产增供。徐矿集团本部煤矿停止生产利润较高的精煤,所产原煤全部用于省内电煤保障;采取省外煤矿调入、煤炭贸易调进等举措保障省内用煤,先后打通“陕煤入苏”“疆煤入苏”“晋煤入苏”通道,第一时间对接金融企业筹措20亿元保供专项贷款,四季度确保向省内供应煤炭300万吨。电力机组应发尽发。1-10月份,省国信集团所属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6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晋电送苏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0%;4-10月份,吸引燃机发电合同外调峰气量5200万m³,吸引城燃合同外气量14631万m³。1-10月份,徐矿集团省内两家控股燃煤电厂完成发电量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所属徐矿电厂不折不扣完成省用电负荷控制调度指令,2台机组相继提前并网,每天多发电500万千瓦时;截至10月底,阿克苏电厂已将超8亿千瓦时电量送至江苏。储煤基地增储保供。依托国信靖江、徐矿沛县等物流港和煤矿区加快建立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00万吨煤炭应急储备任务。

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构建能源保供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系统思维,结合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立足国资国企职责定位,加快省属能源企业战略性调整优化落实落地。加快能源项目建设。省国信集团加快推进射阳港电厂、滨海港电厂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如东海上风电、省内整县光伏试点和省外新能源收购等项目建设和推进力度。徐矿集团在加快绿色转型中调优能源供应结构,“蒙电送苏”重点项目——乌拉盖2×100万千瓦机组具备开工条件,16个光伏新能源项目成功立项。构建综合能源体系。省国信集团落实能源“一张网”建设,挖掘存量火电业务发展潜力,优化能销公司组织架构和上下游资源,统筹发电、售电、供热、检修、煤炭、港口物流等业务环节,实现业务资源、业务链条、业务优势紧密结合。徐矿集团布局建设“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新疆煤电化”“一带一路”能源服务和省内清洁能源六大基地,新增煤炭产能1110万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32万千瓦。深化能源领域合作。积极配合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加强与陕西、内蒙古、山西等资源大省的沟通对接,推动建立省外煤炭储备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