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是第12个“全民健身日”。从2009年设立“全民健身日”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体育领域的生动体现。
体育产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密切相关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牢牢坚持省委、省政府对集团的战略定位,坚持在服务新时代体育强省、健康江苏建设中谋篇布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为动力,坚持体育惠民为民,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在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彰显了国企担当。
发挥全民健身主阵地作用,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全民健身需求已成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涵。省体育产业集团注重发挥旗下南京奥体中心、扬州南部体育公园、六合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主阵地作用,坚持以公益促效益的理念,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
坚持体育惠民,持续做好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南京奥体中心作为2005年十运会、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的主会场,见证了我国第一次以申办形式确定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承办单位的历史变革,是21世纪江苏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缩影,成就了我国体育建筑和运动设施的经典之作。近年来,南京奥体中心加大对园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投入,有序推进客服标准化工作,国民体质监测站投入运营,园区全年365天开放,日均开放时长达15小时,开设各类体育健身项目近20项,年均接待健身人群265余万人次,其中95余万人次享受大型场馆免费低收费优惠,在南京同类体育场馆中始终处于开放时间长、服务质量优、性价比高的领先地位,以成为我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前沿阵地。
扬州南部体育公园是我省首批落地实施的体育场馆类PPP项目,自2019年上半年开馆以来,已先后承办全国壁球锦标赛等大型赛事10余场,有效带动了周边市民健身热情。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扬州南部体育公园通过发放体验券、节假日促销,与当地政府联合开展“体育+企业”、乡镇“3v3篮球赛”、“全民健身日”、“社区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回暖。
此外,由集团托管运营的六合全民健身中心在平日和节假日推出系列免费低收费惠民开放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提供体育消费券上门兑换服务,为提高郊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盘活存量资源,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空档期”,南京奥体中心坚持深度融合、一体运作、联动发展的设计定位,致力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级的羽毛球、篮球、足球等重点项目在疫情期间陆续开工。其中,依托游泳馆闲置连廊改造建设的羽毛球A馆已于5月1日对外开放,B、C馆也已于7月正式对外开放;体育馆副馆转型升级为专业篮球馆项目也于7月对外开放;游泳馆儿童池增设免费游乐设施以及潜水合作项目配套改造、冰场配套商业功能改造、全民健身园足球场地草坪更换等项目均在加速实施中,将于下半年集中投入运营,进一步拓展了全民健身的空间。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居民体育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南京奥体中心逐步建立了大型活动承接与自办活动、赛事孵化相辅相成的模式,年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00余场次,培育出了女子粉色跑、亲子泡泡跑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引入世界女排联赛、英超亚洲杯、国际冠军杯足球赛等世界顶级赛事,不断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健身培训、观演体验等产品和服务,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品牌力量日益彰显,社会形象稳步提升。
深耕大型群体赛事,不断丰富优质赛事供给
全民健身正当时,竞赛表演热潮涌。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带动全民健身热潮、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引擎。省体育产业集团以旗下省体育竞赛公司为依托,积极探索体育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之路,坚持“文化提炼品牌,体育打造特色,旅游全域发展”理念,深挖赛事内涵品质,致力于打造优质群体赛事供给平台。
深挖内涵品质,环太湖赛品牌更加响亮。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我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赛事,是“环太湖假日体育圈”的重要品牌赛事,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十届,自第七届起赛事由省体育局交由集团全面承办。集团积极探索和实践“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的办赛模式,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运营思路,通过丰富延伸赛事活动内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规划独具特色的骑行路线、与各承办城市共建俱乐部平台和职业车队、举办特色骑行活动和自行车比赛,成功组织运营2016—2019四届环太湖赛。2020年环太湖赛成功升级为UCI职业系列赛,成为与环青海湖、环海南岛并列的中国三大环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深耕群体赛事,服务全民健身。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健康、休闲等需求也快速提升。城市马拉松赛在带动全民健身热潮、提升城市影响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效用,我国马拉松运动持续蓬勃发展。集团落实“立足江苏、辐射华东、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提升赛事服务标准,成功运营万人以上规模国际马拉松赛40余场,覆盖苏州、镇江、宁波、九江、长春等省内外城市,有效丰富了赛事供给,带动了全民健身热潮。集团坚持“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向,打破赛事传统运作模式,将每一场赛事都打造成集竞技、娱乐、旅游于一体的体育旅游盛会,助力主办城市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和体育旅游目的地,满足群众健康娱乐、旅游休闲等多元化需求,打造体育文化特色名片。
坚持融合创新,加大自主品牌赛事开发。集团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创新开发了一批群众参与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品牌赛事。推动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在全国首创“江苏省大学生马拉松联赛”,涵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赛事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体教融合发展的鲜活案例。此外,集团还精心培育了句容公开水域游泳暨铁人三项赛、垂直马拉松江苏系列赛、2017中国力量公开赛等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赛事,赛事开发能力逐步提升,有效丰富了赛事供给。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消费方式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健身休闲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集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开拓体育休闲健身市场,创新开发体育运动健康休闲旅游项目,致力于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推动全民健身健康产业链项目纵深发展。作为集团“十三五”时期重点打造的项目——全民健身健康产业链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我省出台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为依托,着眼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促进我省体育消费,通过行政资源与市场方式的有机融合,打造以科学健身为主线、养生与运动康复为辅助的全民健身健康体系。按照项目的顶层设计,集团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以职工健身为先导,带动全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我省职工人数约为2800万,集团与省国资委、省直机关工委、省体育局、省总工会等单位联合开展职工健身指导员培训工作,首期培训班已于2017年7月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首次针对职工开展的健身指导员培训,首创“健身指导员”概念,共有来自48家省级机关事业单位、9家省属企业的近500名体育健身爱好者参加。同时,以赛代训,全省职工健身指导员技能大赛于2017年11月在南京仙林训练中心顺利举行。大赛共设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舞、健身瑜伽、太极拳五个竞赛项目,来自全省近40支代表队参加了此次大赛,这是首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职工层面的健身技能大赛,旨在为省级机关、省属企事业单位、各基层单位培养一批职工健身指导员骨干队伍,有效促进了全省职工健身健康工作有序开展。
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大数据与服务平台建设。全民健身数据与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着力构建集体育健身、运动康复、健身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对接相关政策和社会资源的健身健康产业链和综合运用平台。围绕服务资源、数据来源等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平台总体建设方案顺利通过由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等部门及知名专业技术公司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评审会。集团与省体育局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平台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推进上线运营。
瞄准大健康方向,为不同人群提供精准健身健康服务。创新开展劳模健身疗休养活动,通过“体育+旅游”的方式,为劳模和职工等群体提供系列服务,指导其科学健身,为传统劳模疗休养模式增加“科学健身”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先后成功接待宿迁、无锡、泰州、南京、徐州、连云港、南通等劳模健身疗休养团,实现体育精神与劳模精神的融合与碰撞。坚持专业化、定制化的发展方向,为金融系统策划专属健身健康整体服务方案,深化与金融系统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为服务全民健身夯实产业基础
集团以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深化合作领域,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为推动体育强省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体育用品制造研发转型升级。集团以旗下苏体运动科技公司为依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与高等科研院所和优秀企业合作,成立产学研基地,加强优势互补,通过多种形式,就运动健身科学研究、体育健身器材的研制、体育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研发水平全面提升。以室内健身器材为重点,深挖室内康复器材市场需求潜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深耕养老院、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康体市场。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推动体育地产开发做强做优。集团以旗下苏体实业公司为依托,发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领域专业技术优势,以体育综合体建设、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输出为重点,在体育场馆建设、工艺咨询、场馆运营管理输出等领域领先地位得到巩固,为壮大体育实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优化合作路径,推动体育金融稳健发展。省体育产业集团作为牵头发起人,联合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省广播电视集团、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和江苏沿海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我省第一支聚焦体育产业的专项股权投资基金——省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认缴规模3.8亿元,迄今完成投资项目7个,累计金额1.78亿元,运作稳健。由省体育产业集团联合省产权交易所发起设立的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于2019年7月24日正式上线。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是在省产权交易所、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成熟完善的交易系统基础上,增设体育产业资源交易板块,运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依托成熟的交易规则及规范、完善的风控体系,实现体育产业资源交易信息在线发布、交易签约组织、交易资金结算等功能。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成功上线,不仅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和规范流转,也有利于充分挖掘体育产业资源的市场价值,实现各方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对全省体育产业改革发展产生较大推进作用。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好正是扬帆时。省体育产业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照新近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建设国内一流体育产业集团,为更好服务全民健身、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时代体育强省、健康江苏建设中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