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新城滨海湿地修复工程是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的重要一环,项目位于临洪河入海口东岸滩涂湿地,总面积312.2公顷。具有非常优越的湿地自然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被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和养殖鱼塘占领,原有植被生长区域被侵占,湿地地貌被破坏殆尽。
作为连云新城开发建设主体,市城建控股集团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可持续发展、适度开发和特色性原则,对连云新城范围内的湿地资源进行综合整治修复,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湿地修复工程通过开展湿地退养还湿、退养还滩、清除外来入侵物种、湿地地形塑造、水系连通和植被恢复等措施,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重新塑造和整合,集生态性能与活力景观于一体,呈现理想生态活力湿地保护区。
滨海湿地修复工程主要内容有构筑51万平米内湖水系,架设生态游步道2968米,沿临洪大道布置12万平米柽柳种植区,构建91万平米水生湿生植物培育区和73万平米滩涂植物培育区,沿外侧营造80万平米鸟类栖息地。
一、绞吸船舶作业,构建内湖水系。项目建设在互花米草侵占区域和养殖鱼塘中间构建内湖连通水系,水系面积和开挖土方都较大,选择绞吸船作业施工效率高,经济性好,施工周期短。通过船舶施工,将带有互花米草的淤泥和养殖鱼塘区的淤泥搅拌成泥浆,通过管线输送至吹填区和弃土区,达到构建水系的效果,同时在湖岸形成自然植被边坡,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现已基本完成51万平米内湖水系构建。
二、水陆双管齐下,清除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作为英国的外来物种,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海水交换能力,严重破坏湿地环境。项目建设通过构建水系彻底清除湖面范围的互花米草,同时在水系两侧构建水生湿生植物培育区和滩涂植物培育区,通过地形塑造施工形成滩涂,破坏互花米草的生长条件,使其无法持续生长。现已清除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约85公顷,占原互花米草侵占面积的88.54%。
三、生态逐步恢复,初现鸟类栖息。工程于2019年3月开工,通过构建内湖水系、地形塑造形成滩涂,清除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将现有养殖鱼塘退还为浅水滩地,内湖中出现了鱼虾,滩涂中出现了贝类,同时底泥微生物、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等也逐渐具备了生长条件。2019年冬天,几群候鸟出现在湖岸旁和滩涂上,捕食在湿地中生长的鱼虾等饵料,选择在湿地栖息、过冬,连云新城滨海湿地初步具备鸟类栖息地的条件。
截至目前,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51万平米的内湖水系构建,生态游步道正在进行桩基施工,柽柳种植区、水生湿生植物培育区和滩涂植物培育区正在进行地形塑造施工,现已清除互花米草约85公顷,清除养殖鱼塘188公顷,滨海湿地修复建设已初具规模,工程计划于2022年6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