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属企业 > 盐业集团
苏盐集团着力打造盐腔循环利用新兴产业
发布日期:2020-12-17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苏盐集团充分利用淮安丰富的井矿盐采空区地下深部空间资源,坚持把盐腔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产业创新,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在盐穴储渣、声呐测腔、技术服务、专利申报、储气库先导试验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内首创盐腔储渣工艺开启盐腔循环经济第一链条。盐腔储存碱渣是盐碱钙联合循环生产的关键一环,是国内首次将该工艺用于集约化生产。“充填开采技术”投入应用以来,在地下空间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效益显著。苏盐井神第一分公司下关矿区已全面接收制碱形成的碱渣、钙液,实现了废渣、废液零排放,保障了盐碱钙循环产业链的闭环运行。目前,累计充填废渣约360万吨,利用盐腔容积超过240万方,节约废渣堆存占用土地约380亩,转化生产氯化钙200余万吨,循环利用节水约600万方/年。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7755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自主研发声呐测腔新技术奠定盐腔循环经济坚实基础。测腔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盐腔为碱渣注井、钙液采卤、储油储气提供技术支持。苏盐集团所属省制盐工业研究所公司与俄罗斯NPO公司、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声呐测腔技术及装备,自2016年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完成自主测腔88井次,节约测腔费用1320万元。同时开展对外测腔技术服务,为省地调院、市国土局、市地勘院提供测腔技术服务累计创收170万元。

积极申报技术专利,为推动盐腔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盐腔综合利用的一系列技术,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申报相关专利和专有技术20项,其中充填开采12项、盐穴储油储气8项,1项专利被评为“江苏省百件优质发明专利”,这些专利、专有技术为盐腔利用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1611月,国家工信部将“井下循环盐钙联产制纯碱技术”列入推广技术目录;20179月,苏盐井神获工信部“第一批国家绿色制造示范企业”;201912月“岩盐水溶法充填开采技术”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010月成功申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1月成功申报并建成下关矿区盐穴储渣、张兴矿区盐穴储能两个省级“矿地融合示范工程”。

盐腔储能产业创新进入攻坚阶段,为盐腔循环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目前,盐腔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又取得重大关键技术突破。1011日,以“江苏盐业淮安地下盐穴储气库项目安全评价专家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为标志,集团盐穴储能产业创新迈入实质性阶段。“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发展盐穴储能新产业,未来盐穴利用前景广阔、效益巨大。苏盐集团高度重视盐穴储气这一新兴产业,与国内知名的盐腔利用科研院所加大合作力度,成立了由杨春和院士主持的“盐穴储气联合研发中心”,开展盐穴储气安全性、稳定性、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并把研发成果应用于盐穴储气新产业,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地下盐穴储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