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要闻
【壮丽70年 礼赞新江苏】省惠隆公司:在国企改革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发布日期:2019-12-06 浏览次数: 字体:[ ]

70年风雨兼程,70年正道沧桑,中华民族坚定不移地走在通往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省惠隆公司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攻坚转型、砥砺前行,在国资国企改革的征途上努力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为省惠隆公司的核心企业,省燃料公司从历史长河中阔步走来,爬坡过坎,披荆斩棘,从一个以执行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管理型企业,转变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自由搏击的经营型企业;从一个基本没有直接销售,只有中转调拨,年经营额不过几千万元的中型企业,发展到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前列的大型燃料批发企业;从一个只有煤炭单项经营的专业性企业,成长为经营煤炭、石油、钢材、进出口贸易、石油仓储等综合性、集团型企业。省燃料公司干部职工用辛勤和智慧,在每一次挑战和机遇面前,不断地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走出了一条腾飞之路。


服务社会·创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省生产、生活所需的煤炭和燃料油,几乎全部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指令性计划资源实行的是国家定价,其价格远低于市场调节资源的价格,这对稳定众多下游产品的价格,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燃料公司当时任务的重中之重。在物资计划供应调配过程中,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燃料人无私奉献,努力拼搏,践行广为传颂的“四千四万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经历千难万险”。几代人的身影,出没在南方的丛林里;几代人的脚步,奔波在北方的雪原上。在万家团圆的春节,干部职工还在落实计划;周末假日,驻矿驻港员工,还在一线岗位值守。他们用汗水甚至泪水,换来电厂用煤足量供应,满足千家万户烧饭取暖需要。


经过这样的努力,省燃料公司较好地完成了自己所担负的“保证供应”的任务。在这个时期,全省指令性计划完成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在95%以上,即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超过了90%,使得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在能源供应困难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正常运行。



踏浪前行·发展


1994年,煤炭指令性计划改革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原来以完成指令性计划分配,产、需、运衔接为目的的全国煤炭订货会完全放开。省燃料公司以正面迎击的姿态应对这些冲击,采取了各种措施稳住煤炭经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己经起步的协作煤经营所打下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公司的煤炭经营。一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公司内部的经营机构;二是充分发挥公司在长期煤炭经营中积累形成的良好信誉这一重要无形资产的作用;三是供销人员进一步发挥 “四千四万”精神,跑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寻找资源;四是运用代理销售方式。经过努力,终于稳住了煤炭经营,年销售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这为公司在新世纪煤炭经营有所发展创造了条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省燃料公司决定迅速开展油品经营。既抓计划内资源的经营,也抓计划外资源经营,还要抓进口资源的自营。通过密切与中石化及长江沿线各炼油厂的关系,努力组织好计划内外资源,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用户服务,巩固、扩大自已的用户群。不失时机地扩大经营范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涉足成品油经营。1990年就销售油品8.38万吨,很快形成一定规模。使得公司因煤炭经营受到指令性计划改变的冲击,经营规模有所下降时,全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总额依然保持稳定增长。


省燃料公司钢材经营从1993年开始,当年全公司仅销售钢材1300吨,逐渐发展壮大,上升为马钢、南钢、永钢的一级代理商,钢材经营持续发展。到2000年,销售量达到35.12万吨,在全国专业销售金属材料的公司中,销售量位于第7位,利润位于第3位,费用水平最低。钢材经营的发展,使公司平稳渡过燃料油指令性计划取消形成的又一次冲击,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不仅不降,反而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勇立潮头·跨越


进入21世纪,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民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通道。面对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省燃料公司全体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心聚力,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公司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屡创历史新高,年销售收入从18.16亿元增加至80.8亿元,最高达到100亿元,增长了345%;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公司自1999年起连续8年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被省人民政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江苏省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公司党委多次被省国资委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公司先后被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公司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员工享受到了公司改革发展的成果,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步入21世纪,省政府决定建立省电煤战略储备制度,公司自觉服从省经济建设大局,不计条件,不计得失,勇于承担省政府确定的10万吨电煤战备储备任务。由于公司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较好地完成了电煤供应任务,公司连续多年被省经贸委授予“江苏省迎峰度夏组织协调先进单位”“江苏省迎峰度夏有功单位”荣誉称号。


砥砺前行·壮大


省惠隆公司2001年注册成立,主营生产资料贸易、资源再生、现代物流、汽车销售和资产管理等业务,2017年底搬迁入驻南京徐庄高新产业园区。从南京市中山北路283号江苏物资大厦,到玄武大道108号江苏惠隆大厦,短短十几公里的距离,这标志着企业经过艰难创业,初步形成“一城两地”的发展格局,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经过十多年持续深化改革,拼搏奋进,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在省属企业方阵中,已经成长为内贸主业特色鲜明、资产状况良好、运行质效基本稳定、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国有企业集团,赢得了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十多年间,省惠隆公司坚守主业,拼搏奋进,探索前行,企业总资产增长2.6倍。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服务业百强企业”“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6年,省惠隆公司继续深化改革,“转型出关”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2016年1月,省委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惠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委员会,组建新一届企业领导班子。2018年1月14日,在新启用的江苏惠隆大厦,召开了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按照上级党委统一部署, 500余名党员,根据程序推选出73名代表(特邀代表),共议企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计,总结过去,开辟未来,选好班子,绘好蓝图。2018年,公司扭转了业务下滑的趋势,营收和利润都开始增长。


转型发展·起航


经过近20年的拼搏努力,惠隆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公司党委将央企中国诚通集团作为成功样板,学习诚通集团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处置不良资产的转型经验、业务模式,争取受托处置省属企业不良资产,向省属专业资产管理企业转型;实施以商贸流通业为主体、以循环经济和资产管理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确定了传统贸易“一体优强”、资产管理和循环经济“两翼伸展”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创建三个一流业务板块”的高质量发展方案。在商贸物流业方面,着重打造华东地区较有影响力的能源服务企业、物流示范企业和煤炭专业市场,开拓汽车销售市场,现年销售煤炭500万余吨,油品近40万吨,钢材50余万吨,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在循环经济方面,重点打造废旧汽车拆解和再利用示范基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在南京市场占有率已超一半以上。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重点完成资产处置任务,积极稳妥地开展股权投资、证券投资业务,成为国有资产处置运营专业化平台。


2018年,省属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将进入新阶段,主营业务将进一步压缩控制在三个以内,集中优质资源把主业做精做深,“资产证券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对低效无效存量资产的清理整合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非主业剥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服务于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呼之欲出。目前,省惠隆公司作为省属资产管理企业,有望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


欢聚一堂·筑梦


忆往昔峥嵘岁月,抒今朝爱国情怀。9月16日,在钟山宾馆大礼堂,省惠隆公司500多名职工欢聚一堂,“歌唱祖国,建功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咏比赛隆重举行。比赛场上,职工满怀豪情,意气风发,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万泉河水清又清》《团结就是力量》《我爱你,中国》《我的中国心》等一首首歌曲真情演绎、激情唱响。他们用或高亢、或悠扬、或深情的歌声,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强大的信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抒发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更唱出了公司干部职工昂扬的斗志。



家国情怀始终是我们最温暖的底蕴、最雄浑的力量,也是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公司全体职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先烈伟绩,在奋斗中书写幸福篇章,在奉献中实现超越发展。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江苏惠隆,重整行装,开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