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安居集团:致力城市发展 筑就美好生活
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南京市大型住建类综合性国有全资集团公司。集团以改革发展为契机,务实高效、开拓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目前,集团资产总额754亿元,净资产261亿元,较成立之初分别增长223%和102%,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集团已建成1000多万平方米保障房项目,积累了超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经验,并率先应用绿色建筑、住宅工业化、海绵城市等技术,多次获得鲁班奖、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三星级绿色建筑等荣誉。在住房租赁试点工作中,多渠道拓展项目,筹集租赁住房超过1200间,通过市场取得租赁住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在棚户区改造及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方面,完成越城、西街项目近50公顷棚户区的改造;颐和路第十二片区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开创南京市近现代建筑保护修缮、活化利用的新典范。在老旧小区整治方面,实施明城墙、秦淮河沿线等18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整治任务,并作为整治范本在全市推广,提升了居民满意度和舒适度,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此外,集团积极拓展市场化商品房业务,立足南京,向长三角、扬子江城市群、沿高铁重要节点城市开拓市场,现已布局南京、武汉、苏州、徐州、扬州、镇江、马鞍山等地。
未来,安居集团将奋力担当“致力城市发展、筑就美好生活”的使命,以增强活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保值增值为工作重心,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努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管理规范、运营高效的现代化国有企业集团,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和“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无锡产业集团:领跑高质量 产业勇担当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无锡产业集团”)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成立,旗下现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66家,职工总数近27000人。连续11年蝉联中国企业500强,列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第20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专项榜单第91位。
作为与无锡产业结合最紧密的国有企业集团,无锡产业集团以引领无锡产业发展为使命,深入贯彻无锡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明确“做资源的集聚者和整合者、创新的驱动者和引领者、产业的培育者和发展者”定位,通过深化产融互动发展理念,打造“产业+基金+投行”发展模式,深耕微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六大产业板块,不断造链、强链、补链、延链,在无锡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总投资100亿美元的上海华虹无锡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天津中环大硅片研发生产项目和总投资约15亿美元韩国SK海力士M8等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中,有力发挥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并牵手国家大基金,助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版图中的“无锡板块”。同时,无锡产业集团坚持调优存量,增持威孚高科(SZ.000581),推动太极重组(SH.600667),实施太平混改。经过11年的攻坚克难,创新发展,产业集团完成了现代产业的战略性布局和主业的阶段性转型升级,成为了无锡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2018年,产业集团全口径营业规模突破900亿元,与成立初相比,集团营收增长10.6倍,利润总额增长8.7倍;总资产增长6.7倍;净资产增长4.8倍,主要指标提前2年实现“十三五”目标,基本占据了无锡国资系统半壁江山。切实为无锡争当全省高质量领跑者担当“产业作为”。
徐州徐工集团:担大任 行大道 成大器
诞生于抗日烽火、投身于国家建设、发力于改革开放,76载风雨历程,徐工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奠基者、开创者、引领者,到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参与者、垄断格局的打破者,始终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从一个地方国企成长为工程机械行业中国第一、世界第六、具有高度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国家有需要,徐工有担当。从抗日烽火诞生的兵工厂到1989年工程机械行业首个企业集团组建成立,从做土手雷到5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工程机械,从“三厂一所”到涵盖工程机械与核心零部件、重卡、环境产业、矿业机械四大板块,从诞生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工程机械产品,到制造出“全球第一吊”“神州第一挖”等大型成套装备……徐工“一根筋”坚守工程机械主业,心无旁骛攀登行业巅峰,书写着实业强国的辉煌历史。
践行“技术领先、用不毁”做成工艺品的产品理念,徐工自主创新攻克多项产业化关键技术,累计为国家贡献100多项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目前产品涵盖14大门类70大品系,累计拥有授权专利7000余件。产品远销18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7%的国家;拥有巴西制造基地等15大全球制造基地、KD工厂或合资企业,并购德国施维英等3家欧洲企业,年出口总额和海外收入持续居中国行业第一。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徐工考察,给予徐工高度评价和殷切勉励。不忘产业报国初心,不负总书记重托,徐工力争2020年进入全球行业前五强,2025年跻身全球行业前三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答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常州投资集团:产融结合 助力城市发展
常州投资集团组建于2002年2月,目前业务主要聚焦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和管理,范围涉及金融类金融、科教城创新基地、实业三大领域;拥有全资和控股企业18家,参股企业8家。2018年集团公司总资产275亿元、净资产147亿元,净利润超过5亿元。
作为常州市属国企“领头雁”,常州投资集团聚焦金融主业不动摇,服务创新驱动不停步,坚持党建引领不松劲,发展实力日益壮大、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为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主业、助力实体,尽显金融“造血”之功。积极推进资本运作、资源重组,金融主业更加突出,银行、证券、创投、融资租赁等领域齐头并进。受托管理好政策性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常州十大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支持“百年名企”常柴集团转型发展,新上锂电池隔膜项目,常柴品牌价值再创新高,产品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等殊荣。
筑巢聚凤、招才引智,服务“创新之核”建设。从2008年开始,累计投入50多亿元,积极参与常州科教城国际创新基地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全力提升园区内涵建设水平。在金融科技赋能之下,科教城空间布局和功能配套日趋完善,中以创新园入驻,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园区连续多年位列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2名,为加快打造常州“创新之核”发挥了积极作用。
党建引领、强根固魂,凝聚高质量发展向心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党建系列工程,精心打造全市国有企业党建展示中心、科教城创研港党群服务中心等党建品牌载体,连续13年集团党委书记与各部门、各直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连续12年荣获常州市国企“四好”班子先进集体称号。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未来常州投资集团将以党建凝聚力量、以战略指引方向、以稳健成就效益、以机制释放活力、以服务塑造品牌,自觉担负起国企责任,奋力谱写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苏州创元集团:创行业一流 展国企担当
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脱胎于苏州10个工业主管局。通过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制造业、金融业务投资、住宿和餐饮业为三大主业的苏州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集团连续14年跻身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苏州市首批14家地标型企业之一。集团列入统计口径的全资及控参股企业40家,包括2家主板上市公司和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集团所属苏净集团、苏州金龙、苏州电瓷等企业均在国内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创元期货、书香酒店等品牌在业内拥有较高知名度。
自主创新是重要的发展战略。集团拥有36个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8家省级创新技术企业,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院士工作站,与30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共同走产学研之路。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起草125项,有效期内专利763项。十年来,主业企业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4.5%以上。
集团所属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集团还与世界500强如通用、施耐德、松下以及宝武集团、东风汽车等央企建立了广泛密切的产业联系,成立合资合作的企业群体,取得丰硕经营成果。
创元集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三重一大”和“三会一层”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锻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省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省高技能人才摇篮等荣誉称号。
南通大生集团:民族工业“活标本” 现代纺织新典范
横跨三个世纪,历经124个春秋,位于江苏南通唐闸古镇的江苏大生集团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活标本”。在北京中华世纪坛270米的青铜甬道上,镌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大事件,大生纱厂创立的条目也赫然记载于此。
1895年,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列强横行、国势衰微之际,为实现“实业救国”伟大理想,毅然走上布满荆棘的创业之路。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开中国机器纺纱之先河,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第一”。但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官僚资本的控制,20世纪30年代大生逐步走向衰败。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的独立使大生走向新生,并实现了更大发展:1952年,大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全国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肯定和赞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生相继对三大纺织工厂进行技术改造,被纳入国家科委和全国纺织工业重点项目,成为当时的纺织样板;1997年压锭改造,大生人又一次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义无反顾地走在改革的前列,勇当时代的弄潮儿;党的十八大以后,投入使用的国内首个智能化、自动化纺纱生产线,再次使大生成为中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近年来,大生集团积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做精主业,适度多元”总体思路,积极打造企业经济升级版,逐渐使集团形成了覆盖纺纱、织造、染整、特色家纺、针织服装到市场、物流、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低碳环保、高端时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百年沉淀的它,带着“实业”精神行稳致远,正在走向第二个“百年”。
连云港城建集团:高质发展 品质成就美好生活
金秋时节,走进港城,一座座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四通八达,一处处城市家具成为全国样板……目及之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这些城市发展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展示着连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团“城建品质成就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连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团成立于2015年8月,为连云港市属国有大型集团公司,承担着连云港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任。现有总资产1062亿元,排名全国城投行业百强榜第26位,连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团聚焦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两大主营业务。近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000余亿元,圆满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保障民生发展,城市历久弥新。2015-2018年,连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团实现营收年均增幅45.95%,集团连续三年进入全市纳税企业前10名,切实承担起了国企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连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团紧紧围绕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主题主线,确立了“123456”发展战略,即:立足连云港市城市综合运营商一个核心定位,采取融投建管运一体化发展、全域国资经营一体化发展两大发展模式,践行市场化、实体化、效益化三化经营方式,落实战略引领平台、投资发展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业务协同平台四大平台建设,实施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智慧化企业管理改革、多元化股权结构改革、扁平化组织架构改革、品牌化产业经营改革五大改革行动,推动片区开发与房地产、建筑产业、公用环保、旅游文体、酒店餐饮、健康养老六大产业板块突破发展。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将连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团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城建类企业、国内知名的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和综合城市运营商。
淮安国联集团 : 让城市更美丽 让生活更美好
淮安,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2013年3月,淮安市委市政府以城市资产经营公司为主体,整合市属各类企业资源组建淮安市国有联合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伴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步伐,淮安国联集团确立了打造“综合服务型城市运营商”发展目标和淮安市“融资主通道,投资主平台,建设主力军”的企业定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渐发展成淮安市属国有独资旗舰型企业集团。
淮安国联集团现有注册资本307亿元,总资产逾1000亿元,位列全国城投50强,资信评级拥有两个AA+(苏北唯一),下有金融中心投资建设公司等30多个子公司。集团秉承“卓越团队、典范工程、创新标杆、廉洁楷模”的企业文化,正在全力打造政府工程代建、房地产全产业链、产业投资、特许经营、类金融、安保服务和酒店等产业板块,全力推进筹资总额近500亿元项目,包括淮安史上最大的单体工程——总投资151.44亿元的内环高架一期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苏北垂直金融服务集聚区——淮安金融中心项目、总投资87亿元的淮安区河西国际盐文化社区项目等。站在新起点,淮安国联集团将全面服务于淮安“一区两带一枢纽”发展战略,担负起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使命,以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为城市更美好、区域经济更繁荣、社会更和谐而竭诚贡献力量。
盐城悦达集团:推进“双百”工程 向“世界级”迈进
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创业于1979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成长起来的全国重点国有企业,她的起点是一个当时只有55元钱的调煤小组。经过长期的拼搏努力,目前拥有资产总额700亿元,在境内外控股3家上市公司,拥有2个中国名牌产品(“悦达纱线”“黄海金马”)、1个中国驰名商标(“起亚”)、2个国家免检产品(“黄海金马”“悦达家纺”)。荣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28位,品牌价值446.85亿元,综合营业收入超千亿,利税过百亿,位列江苏前十强。
近年来,悦达集团紧紧围绕“为盐城培产业,为悦达谋未来”的新使命,按照“一体两翼,金融科技助力”的发展战略,全力聚焦大汽车及智能制造、能源、健康等产业布局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集团与韩国现代起亚、法国家乐福、德国黛安芬、德国艾文德、新合作、陕煤化、万科、绿城、复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合作,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成功之路,为盐城发展和苏北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华慈善奖”“全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为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
展望未来,悦达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坚持“为盐城培产业,为悦达谋未来”的新使命,秉承“同喜悦、共发达”的企业文化,大力弘扬“忠诚、激情、专业、创新、执行”的新时期悦达精神,坚持“国有平台、市场机制、专业团队、悦达品牌、特色经营”的新理念,大力推进“打造百年悦达,成就百年人生”“双百”工程,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两千亿、世界级”的宏伟目标。
扬州城控集团:双向聚焦 打造一流城市综合服务商
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扬州城控”)成立于2000年6月,主要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商务服务”三大主业和“绿色环保、城建服务、金融服务和文化旅游”四条产业链生产运营。截至2018年底,注册资本金70亿元,资产总额839亿元,外部主体信用等级AA+,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城投企业前50强。
近年来,扬州城控聚焦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在“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彰显国企担当。一是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入资金近200亿元,实施了市级重点项目50余项,建成了三湾湿地公园、新万福路、国泰大厦、康山盐商文化园商业街区等多项有影响的重大工程。二是民生保供稳定有序。加强水、气、热、污水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供水实现市区全覆盖和农村覆盖率99.9%,污水集中处理率95%,城市天然气普及率65%,初步建成了主城区“15分钟快速服务圈”。三是商务服务稳步发展。发行各类市民卡330万张,开发上线“我的扬州APP”智慧服务平台,自主运营管理的国泰大厦科技产业综合体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四是要素保障支撑有力。先后运用10多种融资工具,每年平均融资50亿元, 2017年首发境外债获得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步入新时代,扬州城控开启了“政府投融资平台”向“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战略转型,以“实体化、市场化、多元化、区域化、资本化”为路径,加速向全国有影响、全省居一流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迈进。
镇江恒顺集团: 百年恒创新 焕发新活力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最能代表自己特性的名优产品,它们记录着生活的美好,承载着家乡的记忆。而恒顺香醋,作为“镇江,一座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骄傲,至今已走过179年峥嵘岁月。
100多年来,恒顺醋业集中国四大名醋之镇江香醋制作之大成,将一个传统酱醋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谷物酿造食醋生产企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恒顺人”传承古法酿造——独特的“恒顺固态分层发酵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恒顺香醋出口美洲、欧洲、大洋洲及东南亚等64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3年销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驻世界16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使(领)馆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恒顺也成为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单位。“恒顺人”在注重传承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发展,以池代缸制醋,以罐代缸制酒、机械翻醅、工业化生产、资本化运作等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百年恒顺”经历品牌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等三次腾飞,年产量由建国初期的几十吨到目前的三十多万吨,这个百年老企在改革的冲击中,在“互联网+”的推动中,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摸索,成功将传统企业的“传承”与“创新”升级融合。2010年,恒顺投资亿元建设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成为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食醋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完整配套的产业转化基地,2017年又成为首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调味品企业。通过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的持续创新打造,百年恒顺连续多年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均超行业增长,继续领跑中国醋业。
泰州城投集团:用足“绣花”功夫 悉心经营城市
泰州市城投集团成立于2003年9月,集团聚焦聚力“市政建设、城市服务、区域综合开发”三大主业,坚定不移走市场化、实体化、公司化转型之路,目前,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下属全资和控股企业50多家,总资产达850多亿元。
近年来,泰州城投以开展“转型攻坚年”和“党建强基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资产整合、工程建设、混合改革、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五大专项行动,抓改革、促发展,防风险、守底线,全力打造“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一是咬定民生不放松。泰州城投全面参与各类社会公共服务,新建图书馆、博物馆、省泰州中学新校区,让城市发展更有厚度;老年夕阳红中心交付使用,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参与首例PPP项目体育公园建设,让城市发展更有高度。建成了宝带花园、通江花园等安置区,2000多人搬进新家。参与建设的稻河古街区商贾云集,重现明清时期繁华盛景。二是畅通“血脉”增颜值。着眼外联内畅、高效便捷,泰州城投在经营城市中,不断彰显“泰州之美”。扬泰机场、泰州大桥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为古城泰州增添腾飞翅膀。建成梅兰路东延、运河路西延、春兰路南延等一大批断头路,打通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参加建设的东风路、永定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缩短城区时空距离。三是混改股改添活力。泰州城投充分发挥“国企实力+民企活力”叠加效应,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参股金控,参与交投、金领公司股权合作,增资扩股中城建十三局,控股江苏万城通信、泰州城网建设公司,借力发力,共谋发展。控股泰州金州和金港水务公司,让老百姓喝上更优质的自来水。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疾奋蹄!未来,泰州城投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做大做强三大主业,放大国有资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优势,着眼城市功能优化,不断强化产业经营,不断提高城市能级,为泰州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贡献城投力量!
宿迁交通集团:突出质量效益 唱响发展惠民“幸福歌”
宿迁交通集团秉承“服务交通、发展惠民”的企业使命,主动转变发展理念,与时俱进调整发展战略,更加突出质量效益,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聚焦转型升级,推进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实体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从单纯投融资平台转变为集资本运作、公路施工、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综合枢纽、物流园区、通用机场、公共停车等为一体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的华丽转身。集团资产总额从2013年的90.27亿元增长到230.97亿元,净资产从64.2亿元增长到150.85亿元,分别翻了2.56倍和2.35倍。
聚焦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发展。高质量推进上海路(高铁站连接线)、站前广场及综合换乘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集高铁、公交、长客、出租等多种交通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商务区,为市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发挥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水平建设运营江苏通湖物流园,构建全市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和园区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助推工业商贸企业发展。
聚焦民生保障,提升服务水平。以打造“人民满意公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公交线路,扩容公交场站,扩充公交运力,大力推进公交管理现代化和智能化,全力构筑便捷高效、绿色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推进市区停车一张网建设,有效提升城市综合配套服务能力,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依托“互联网+”加强长途客运信息化建设,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准时、优质的长途出行服务,不断提升市民公共出行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