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国资 > 连云港市
连云港工业投资集团在解放思想中做专做强做精
发布日期:2018-08-17 浏览次数: 字体:[ ]

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几个老国企重组而成,每一次变革、每一次进步都伴有思想解放的“阵痛”。因为解放思想,工投集团才能突破老国企的管理框架,在全市国企中率先完成改革重组任务。因为解放思想,工投集团才能打破传统的经营机制,搭建新平台、投资新项目、彰显新职能,开辟出新型发展之路。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集聚创新活力

该集团围绕企业发展瓶颈、深层次矛盾问题,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的系统深化和统筹推动,推进公司治理精细化、经营机制市场化,把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

以扁平化为原则,加强公司内部整合,缩减管理层级,压缩职能机构,裁减分流富余人员,重点清理非必要的管理人员和临时用工,推进组织结构的精干高效。通过资产出售、股权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大胆淘汰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长期低效益运营的产业,盘活现有闲置资产,集中精力发展主业。

以资本运作、产融互动为着力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施优质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进所属子公司的股权多元化发展,有效配置资产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经营活力。

围绕主业发展方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进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在最有基础、最有可能的关键技术上尽快实现突破,强化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三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创优院士工作站、研究院等研发载体,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0个以上,专利拥有量增至100件,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贡献率力争达60%以上。

践行“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新理念,合理分类产业档次,适当引进市场化激励机制,构建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评价新体系,大力实施三年扭亏增盈大行动,落实降本增效责任制,全面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弘扬工匠精神,对标先进企业,从基础性管理抓起,科学设计现代制度体系,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重抓“两化融合”,持续改善管理质态,促进提质增效。三年内,推进信息系统全线贯通,推进流程再造和优化规范,把集团建设成为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企业。

二、在突出主业发展中推进转型升级

该集团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新发展理念,沿着“做专、做强、做精”的发展路径,转换发展方式,创新发展举措,加快壮大集团发展规模和实力。

坚持以产业投资为主业,大力提升在全市“产业强市”中发展地位和价值。紧盯连云港市新兴产业领域、战略性重点项目,高端切入,高起高打,实施“招大引强”“扶优培强”专项行动计划,积极谋取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战略合作,探索市场化投资运营模式,广泛吸纳优质社会资本,坚持对外投资与招商引资并重,积极参与全市重大工业项目投资。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更加主动地服务炼化一体化、中化国际、东华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助推油脂产业园、金属钛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积极参与核电装备、智能制造、新型复合材料等重大项目的投资合作,确保有效投资实现重大突破。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围绕盐化工和纤维新材料两个产业链,大力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集聚,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资本良性循环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抓住开发区复合材料产业园建设的契机,以工信部强基工程碳纤维公共服务平台、省产业研究院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为引擎,着力构建国内领先的纤维新材料生产基地。重点突破特种功能性服装、高温除尘布袋、阻燃隔离材料、电子极薄膜等下游产业;突破防弹武器装备、安全防护绳缆及民用领域,打造军民融合特种纤维产业园;大力开发防脱散、石墨烯等差别化氨纶纤维产品,打造国内品种最齐全的氨纶生产基地。同时,以高端钛产品、氯碱二期等项目建设为突破,适时合作开展ABS、PC、PMMA等石化下游配套产业,加快推进盐化与石化、油化产业的集聚、循环发展。

三、在做强融资平台中壮大服务实力

该集团创新“以产带融,以融促产”的发展思路,推进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三年内实现服务网络对开发园区的全覆盖。

充分发挥格斯达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纽带作用”,三年内资本金规模提高到10亿元,年末担保余额到达30亿元,把“创业贷”、“科技贷”等重点扶持微小创业主体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全面提升产业基金在招商引资中的“拉动作用”。深化与东海县、赣榆区、海州区等开发园区的合作,建立招商引导基金新平台,力争三年内形成国有资本出资25亿元,拉动其他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75亿元,形成不低于100亿元招商引资的专项基金。

有效发挥应急转贷平台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桥梁作用”,两年内实现应急转贷业务覆盖各大金融机构,防范与化解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快推进科技小贷公司设立运营,积极发挥科贷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补充作用”。同时以创投公司为平台,组建风险投资公司,提升投资能力。

四、在强化保障中推进行动计划实施

该集团为确保发展目标实施到位,打破条块分割,加强统筹协调,集聚有效资源。

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工作与现代公司治理相结合,健全“三重一大”等民主决策制度,形成具有工投集团特色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党建品牌建设,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推行目标责任制,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环节检查相结合,强化过程监控,强化绩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将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到各权属企业和部门,营造“层层有压力,个个有指标,人人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强化资金保障。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充分发挥集团在土地、担保及基金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与江苏银行、兴业证券、南京证券等金融机构合作,搭建上市、发债、银行等融资渠道,确保行动计划实施资金需求。强化资金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资金的监督检查,保证资金流持续、稳定、安全。

强化人才保障。改革经营考核责任制,摒除国企薪酬制度的弊端,构建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重点实施“十百千工程”人才培育计划,建立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适度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产业投资精英团队。

今后三年,该集团将紧扣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围绕“四项职能”,突出产业投资主业,加快产业链高端化布局,超常发展,争先进位,力争实现“投资10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500亿元,扶持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5%以上的奋斗目标。强化和谐保障。市政府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按照新的要求,健全企业安全环保责任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健全维稳领导责任制,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改革改制的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打造平安企业。彰显“品质工业,精诚投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坚持聚焦富民,持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