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揭晓了“2017中国改革年度十大案例”。“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国企混改的非典型创新样本”成功入选。这也是入选的唯一国有企业案例。
本届中国改革年会围绕改革重点、焦点及难点问题,分析与观察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剖析地方改革实践案例,以求改革的政策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2017中国改革年度十大案例”评选经各省(市、自治区)改革办精心遴选,层层筛查,最终由专家评委在各地推荐报送的126个案例中严格评审产生。本次入选案例单位分别是: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辽宁省沈阳市、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江西省吉安井冈山市、湖南省娄底市、河南省濮阳市、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云南省保山市和陕西省安康市。
“党的十九大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国企改革作出重要论述,指示要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发挥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能够既发挥国有资本的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又激活市场化资本的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促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效率。”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董事长张伟在大会发言时说。
张伟进一步回顾了高投集团的改革历程。五年前,高投集团因政策法规限制以及机制滞后,导致活力不足,业务拓展受限、人才流失严重,集团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2014年初,高投集团在二级管理公司层面开展了内部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管理公司股权分配上,集团占股35%,对重大事项有“一票否决权”,确保话语权;合伙人占股65%(含部分预留股权),突破了国有创投机构不能做合伙制基金的瓶颈。在制度安排上,集团层面仍保持国有独资性质,管理体制不变;但在管理公司层面上按照市场化的行业规则及机制实行管理。同时对满足集团战略布局需要的新组建基金以不超过30%的比例出资,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实践证明,改革是最大的红利,高投集团的混改进一步激活了资本的活力,激发了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改革四年来,集团年均投资项目强度扩大了10倍,管理的基金业务扩大了10倍,管理规模达860亿元;投资扶持了700多家创业企业,助力131家企业成功登陆境内外公开资本市场。高投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以产业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为特色的现代金融投资集团,始终稳居国内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国资背景的行业翘楚和市场著名品牌。
股权投资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研判决策能力的竞争,谁的研究能力强、信息准、决策果断,谁就能敏锐洞察并把握投资先机。高投集团紧紧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开展产业政策研究、股权创投案例研究,增强投资决策的前瞻性,力求做到“投得稳;秉持工匠精神和产品思维,严格项目尽职调查,确保掌握情况精准、极致、无死角,投资方案站得稳、立得实;实行管理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项目团队两级决策的扁平化组织体系,力求决策项目遵循“三不原则”(不跟风、不盲从、不追高),符合“三好标的”(好项目、好价格、好条款),杜绝“三无产品”(无尽调、无席位、无条款)。凭借专业化水准提升,改革后的管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彰显,尤其是成功中标百亿皖江产业基金和45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更是凸显了改革锤炼的品牌价值,被业界誉为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年度影响力事件。
一个企业的价值不止于它的财务价值,尤其对国有企业而言,更在于这个企业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通过改革,高投集团更加注重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双重使命,主动融入江苏“两聚一高”新实践,倾力打造服务人才强省战略的专业平台,积极建设深交所江苏上市培育基地、江苏双创人才路演中心和江苏人才创投联盟,全方位开展拟上市公司培育、已上市公司服务、金融干部培训以及创新创业企业路演推介等工作,为双创人才项目提供专业交流平台,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路演推介和贴近式辅导。促进江苏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深度有效对接。正如张伟所言,通过改革,企业真正做到了“用理想带领梦想,凝心聚力共同实现国企改革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