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控2个项目获“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
时间:2025-07-25 13:31:56

7月17日,第三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学术年会暨交能融合技术装备成果展在济南举办。“江苏交控建兴高速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和“基于‘五位一体’多能联供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用户侧响应示范项目”获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工程案例。

江苏交控建兴高速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

本项目为云杉清能与宁靖盐公司共同打造的江苏省首个高速公路全路域覆盖的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建兴高速(S35阜溧高速建兴段)是盐城建湖到泰州兴化的高速公路,于2024年2月建成通车,高速全线约70公里,涵盖2个服务区、6个收费站,本项目充分结合建兴高速的资源禀赋与用能情况,本着“因地制宜、源随荷动、全域覆盖”的原则,利用建兴高速东西两侧约31公里边坡、服务区小车位车棚、收费站空地等区域全面布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预计建设规模约为27MWp。全线共设置11个并网点,其中6个并网点为400V低压并网,接入高速服务区或收费站配电房内,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发电模式;5个并网点为10kV高压并网点,接入高速沿线或收费站的10kV市电线路,以全额上网为主。本项目于2024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5年4月全面建成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推动建兴高速清洁能源全路域覆盖,年绿电供应量约2700万kWh,实现建兴高速全线绿电供应100%自洽,助力打造“建兴零碳高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供应绿电约2700万kWh,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平均每年可节约标煤808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1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7.1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作为江苏省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本项目深度融合场景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清洁能源多场景、多业态布局,拓展了高速公路闲置资源的复合利用模式,进一步丰富了高速公路沿线光伏设施应用模式,提升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促进交通用能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高交通行业经济效益,为全国高速推进交能融合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基于“五位一体”多能联供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用户侧响应示范项目

本项目由南通天电为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企业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环”)打造了供热、供气、供电、充电桩运营、售电“五位一体”的多能联供能源供应体系,每年可为中集安瑞环提供73万kWh光伏绿电、8800万Nm3压缩空气、1.8万吨蒸汽、2300kWh售电及充电桩服务。在此基础上,南通天电通过成为负荷聚合商,与中集安瑞环共同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依托压缩空气、供热、充电桩、光伏等可调负荷及中集安瑞环的错峰生产对电网“削峰填谷”,不仅对电网安全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可为公司和中集安瑞环带来额外的需求响应补贴,推动能源领域新型电力体系的建设,实现“三赢”局面。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能源供应的单一性,将能源供应的“各自为战”成功转变为“协同作战”,而且通过“三网融合”的紧密衔接,实现了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交通领域、能源领域、信息领域体系的整体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