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奋进的时代画卷里,每一个脚步都铿锵有力。
在江苏国企改革发展的历程中,苏豪控股集团的改革重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豪国际广场(南园)
两年前,苏豪等五家省属贸易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的苏豪控股集团应运而生,肩负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砥砺奋进。
两年来,集团持续做好改革、开放、创新三篇大文章,业务板块专业整合、深度融合,以更精准的定位服务发展大局;资源配置更加集约、更加高效,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广大职工凝心聚力、携手并进,共同把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在7月22日揭晓的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苏豪控股集团位列第181位,比上一年提升15位。透过榜单,真切感受到苏豪控股集团改革发展的新成绩,感受到每一位苏豪人的了不起。
改革发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在新形势下如何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如何发挥省属贸易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7月,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将苏豪控股集团与省海企集团、汇鸿集团、省惠隆公司及舜天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成立新的苏豪控股集团。这是江苏省属企业历史上涉及面最广、力度最大、最为系统完整的一次改革。
省委、省政府赋予新的苏豪控股集团发展定位——核心功能突出,竞争优势明显,具有江苏品牌特色,能够更好服务重大战略,服务江苏实体经济发展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世界一流企业。
“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苏豪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表示,集团上下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事”,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党建强、治理优、经营稳、融合好”发展主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在高效推进5家企业“物理整合”的基础上,苏豪控股集团着眼发展大势,持续推进“化学融合”,优化管理体系、业务布局、资源整合。目前,集团以高端纺织服装和五金机电为贸易基本盘,以大宗商品贸易和物资储备为重要抓手,以跨境电商为新动能,着力构建“贸储一体化”运营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综合实力。与此同时,精简管理架构,将重组之初的85家二级单位整合成52家,机构精简39%,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去年,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301亿元,同比增长15.5%,高于全国全省同类型企业平均水平;进出口规模117亿美元,同比增长7.2%,为全国和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2.4%,占进出口比重从2023年的37%上升至42%,结构进一步优化。
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快报营业收入643.16亿元,同比增长5.3%;进出口总额397.33亿元,同比增长6%,跑赢全国全省大盘。
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源自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的活力与动能。今年6月,苏豪控股集团完成对通用股份的收购,成为集团控股的第5家上市公司,开创了江苏省属企业并购民营上市公司“第一例”。
围绕打造省属企业与地方合作示范样本,苏豪控股集团紧扣常州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立集团常州公司,努力将其培育成为百亿级企业。围绕构建“物流+”现代综合物流体系,集团加快组建专业化物流公司,积极拓展航空货运、班列运输等业务,打造综合运输、仓储服务、民生保障、应急保供等平台。
改革力度大,发展步子稳。苏豪的改革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中央有关部门认为,江苏省属贸易企业重组整合在全国创先进典型。2023年、2024年,苏豪控股集团连续两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保持战略定力、树立世界眼光,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
丝路驼铃与时代潮音共鸣,江苏与中亚虽相隔万水千山,却凭借紧密的产业纽带,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交融。
在今年6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举办之际,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的江苏中亚中心,正式升级为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这里,织毯流光、铜器生辉、花蜜馥郁,丝路风情跨越时空,跃然眼前。
从区域性的贸易枢纽,到国家展览的中亚载体,正是苏豪控股集团融入开放大局、拓展发展空间的生动缩影。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开启了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在深化落实首届峰会成果、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上,江苏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同年9月,江苏省代表团出访中亚,提出建设双向开放枢纽平台的构想。
作为全省贸易龙头企业,苏豪控股集团肩负起建设运营相关贸易载体的重大任务,历经选址调研、多边磋商、项目建设,江苏中亚中心于2024年9月启幕运营。占地2.3万平方米的七层空间内,产品展销区、贸易服务区、丝路电商区、技术交流区与文化旅游展示区渐次铺陈。
一年来,该中心在促进双向贸易、深化人文交流上成果丰硕——
累计接待百余批次境内外访客团组,哈萨克斯坦贸易政策发展中心等涉外机构和10余家中亚头部企业入驻,苏豪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建设蚕茧基地、与哈粮集团签署20万吨饲用大麦进口协议、携手国产智能家电开拓中亚市场,“苏豪云丝路电商平台”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苏豪主办的2025江苏(阿斯塔纳)进出口商品展览会,吸引5000多名客商,现场达成合同额超过8亿元。
▲2025江苏(阿斯塔纳)进出口商品展览会时装及产品秀
而今,江苏中亚中心既是江苏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的“数字出海口”,也是中亚国家在长三角地区的“文明展示窗”,升级后的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将被进一步打造成为中国—中亚经贸往来和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依托这一平台,苏豪控股集团积极整合文化产业资质、文旅数字载体、展览展陈资源、商旅服务团队等,推动构建“以贸带文、以文促旅、旅贸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苏豪控股集团乘势而上,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启动建设中亚江苏中心,构筑境内外“双中心”高效联动、双向赋能的新格局。
两地“双中心”的示范效应正在显现。今年6月,江苏省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苏豪控股集团与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在江苏设立“塞尔维亚之家”,在塞尔维亚设立“江苏之家”。
开放风劲,潮涌江海。苏豪控股集团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聚焦纺织服装、五金机电、大宗商品、能源矿产等重点产业,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国际物流体系等资源禀赋,持续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携手中小企业共同应对挑战,助力全省稳住外贸基本盘。
▲位于长江之畔的苏豪创科船厂舾装码头
国际班列驰骋万里。集团旗下的省班列公司优化运输方案、完善运营网络,上半年开行中欧(亚)班列1217列。其中,成功开行越南河内方向接续班列,拓展高附加值中间品往来通道;“中吉乌”铁公国际联运班列首次在苏中地区实现整列发车,进一步畅通了中亚方向进出口通道。
▲苏豪控股集团柬埔寨生产基地
多元市场加快拓展。集团认真落实稳外贸各项措施,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加快全球供应链布局,境外机构增至86个,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下半年,将进一步激发各子公司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亚、非洲、东南亚、中东欧、南美等地区推进一批投资贸易合作项目落地。
跨境电商增势喜人。集团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助力江苏特色产业出海。今年上半年,集团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26.8%,成为江苏跨境电商产业的重要力量。下半年将加大优质品牌引进、数字营销创新力度,提升跨境电商品牌化、差异化竞争力。
保供稳链更加有力。集团围绕能源资源需求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积极链接供需两端,做好煤炭、油品等基础能源保供和金融矿产资源供应,科学把控市场风险,提高保障供应水平。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的后劲源自不断积累的创新势能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才能让新质生产力“潮涌大江阔”。
苏豪控股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挥深耕产业、贸易、金融等领域的优势,当好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桥梁纽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长三角、粤港澳都是创新资源的富集区,苏豪控股集团把加强区域科创合作作为落实国家战略、服务江苏发展的有力举措,推动旗下香港钟山公司向国际化科技创新服务型企业转型、建设香港江苏科创中心,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香港合作共建江苏离岸科创平台——集萃苏豪研究院,对接储备多个重点科创项目。
聚焦新领域、新赛道,苏豪控股集团启动运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产业专项基金,探索拓展QDLP/QFLP带动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服务产业科技创新。构建基金—产业链协同机制,推动被投企业与子公司技术、市场资源深度对接,同步建立优质并购标的动态储备库,系统性开展前瞻性新兴产业研究。
▲江苏省跨境电商工程研究中心
在跨境电商领域,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前瞻性打造省级跨境电商工程研究中心,推动“苏豪通”“苏豪云”等跨境电商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和服务能级提升,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云通关、云托管、云生态、云丝路等一站式服务。
聚焦传统产业,苏豪控股集团积极推进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创新主体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先进制造业产值占集团营收的比重。
▲苏豪国际时尚品牌设计实验室
作为苏豪出口贸易的基本盘,纺织服装业务占集团出口总额的40%以上。集团牵头组建江苏省纺织服装设计联盟中心,整合省纺织工业协会等多方力量,支持相关子企业与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培育落地面料图书馆、纺织品实验室等7个纺织服装全链条研发基地。集团旗下纺织服装板块以AI大模型、3D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依托,实现3D审款、3D改版、自动核价、自动输出工艺单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高市场反应效率;打造“鸿流”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驱动“触网升级”。
与此同时,苏豪控股集团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以中欧班列辐射网络为框架,以深化运贸深度融合为抓手,大力推动发展“中欧班列+海外仓”“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新模式。
在尼日利亚,苏豪控股集团与该国最大电商平台JUMIA及相关企业,就海外仓建设、跨境电商结算与服务、物流配送等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达成合作。在荷兰,启动“前展后仓”项目,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前置仓”,推动宠物食品、箱包等江苏商品进入欧洲市场。
▲苏豪控股集团“双创”大赛
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苏豪控股集团坚持五湖四海选配干部,不断深化干部上挂下派、轮岗交流工作,推进干部交流比例超过80%。持续推出揭榜挂帅“355”综合激励措施,探索推进“一企一策”考核;深入实施“使命领航”“组织强基”“能力提升”“青英远航”等人才工程,培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创新无止境。展望未来,苏豪控股集团发展站在了更高起点。
“我们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把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把高质量发展的步子走得更稳更实更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苏豪力量。”周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