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古城扬州洋溢着别样的生机与活力,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所属企业更是纷纷助力扬州文旅市场。演出多、非遗火、消费热,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接连举办,为市民和游客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假期体验。
演出多:丰富多元的演出奏响艺术欢歌
“五一”假期,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变身文化艺术的璀璨殿堂,共推出24场主题演出,精选《觉醒年代》《大运扬州—琴鹤同鸣》《偶韵奇缘》等精品剧目上演,以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5月3日、4日,舞台剧《觉醒年代》以沉浸式叙事再现建党伟业,扬州观众一起走进剧院感受“信仰之光”的力量。大型沉浸式旅游演出《大运扬州—琴鹤同鸣》在“五一”假期的高频率上演,让观众在艺术享受中领略“下扬州”的诗意与浪漫。5月1日—4日,国风剧场《偶韵奇缘》综合了扬州木偶艺术之精粹,为观众揭开木偶戏这一古老艺术的神秘面纱。5月4日晚,“越剧流派扬州演唱会”精彩开唱,吴凤花、金静、黄慧、樊婷婷四大流派名家领衔,十四位实力唱将联袂献艺,演绎经典唱段。
此外,扬州市歌舞剧院在扬州市音乐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地,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既让市民零距离感受民乐魅力,又以专业舞台展现国粹精髓,彰显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
“五一”假期“剧”精彩,好戏连台放异彩。“五一”假期,扬州运河大剧院和扬州市歌舞剧院用艺术语言,为扬州游客讲述“好地方”好故事,传递“好地方”好声音。
非遗火:近万人走进珍宝馆赏精品力作
连城之珍,一馆尽藏。“五一”假期,扬州非遗珍宝馆吸引了近万人争相“打卡”。
为弘扬传统非遗技艺,5月4日,扬州非遗珍宝馆举办了“松风指月 琴脉传习”古琴公开课。省级非遗传承人唐迺扬以琴为媒,带领市民穿越千年时空,共赏古琴艺术之美。
此外,为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数字文化创新融合,《如鸢:鸢起广陵》雕版和《如鸢:广陵玉玺》雕版于5月1日起正式纳入扬州非遗珍宝馆基本陈列,收藏于二楼“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对外合作展区”,面向公众开放展示。
“来扬州非遗珍宝馆算是来对了,我和家人欣赏了非遗精品力作、亲手体验了非遗技艺,真的非常有趣。”来自浙江的游客陈先生说,扬州非遗灿若星河,以前只听过扬州的剪纸、雕版、古琴等非遗技艺,这次体验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消费热:谢馥春、漆器、玉器等产品走俏
“五一”假期,谢馥春、漆器、玉器等产品销售,乘着假期东风走俏市场。
天下香粉,莫如扬州。东关街上的谢馥春门店,每天人流量颇高。其中,“香、粉、油”三绝闻名天下,也吸引了无数游客购买,“五一”期间,营业额也有了明显提升。江苏谢馥春国妆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节假日,实体店销售同比增长23%。
在“扬州好礼”的机场店、皮市街店,游客们被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这些既具有纪念意义,又能展示扬州的文化特色的产品,成为游客们的热门选择。与“扬州好礼”一样,扬州非遗珍宝馆负一楼的文创产品展销区也备受游客青睐。“游客们在珍宝馆不仅能欣赏、体验非遗,还能购买特色文创产品,把扬州的文化带回家。”扬州非遗珍宝馆的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珍宝馆的研学体验、文创产品等项目实现销售近1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漆器厂、扬州玉器厂也迎来了一波消费高峰。漆器厂销售3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玉器厂的翡翠首饰、手串产品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