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江苏省数据交易所正式上架首批380个数据产品,标志着全省一体化数据交易市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江苏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入新阶段。此次数据产品“首发”,不仅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也宣告江苏省数据交易所这一省级数据交易平台正式启用。
首批数据产品覆盖多领域 严格把关合规性
此次上架的数据产品由157家数商提供,涵盖金融、交通、现代农业、工业制造、环保、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包含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门类。其中,151个产品为首次挂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苏农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设施果蔬温室生产运行监控数据》等产品,可辅助农作物种植精准管控和智能决策;南钢集团的《铁区一体化智能配矿及成本预测模型》产品,可实现配料及采购方案科学优化,提升铁水产品质量;江苏海宇航务工程有限公司的《水上交通安全要素定向数据分析报告》,则为海事、交通、金融等行业提供专项评估以及服务支撑。
为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省数交所对产品数据来源、质量、授权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为数据要素流通筑牢信任之基。
“1+13”布局凝聚合力 打通数据要素“通道”
省数交所是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在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指导支持下,由省数据集团通过并购方式设立的持牌数据交易场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江苏国际数据港。省数交所采用“省市共建”模式,按照全省“一个数据交易所、一套交易制度体系、一个交易平台系统”原则,构建全省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制度体系。通过设立13个设区市区域专板,首批已上架108个地方特色数据产品,形成“1+13”全省联动布局,既支持差异化发展,又凝聚全省数据产业发展合力。
作为全省公共数据市场化推广主渠道、各类数据高效合规交易的主平台、数据要素流通体系的主枢纽,省数交所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深度协同,推动公共数据从授权运营到场内交易的无缝衔接。围绕公共数据的登记、挂牌、交易及其他增值服务,省数交所为数据交易双方、各类数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和可信操作环境,促进数据要素的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目前,“苏社分”等公共数据产品已在金融信贷、风控决策等领域落地应用,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开辟新路径。未来,省数交所将进一步结合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商贸流通、新能源及交通运输等领域设立行业专区,持续繁荣交易生态、赋能产业发展。
打造江苏特色 刷新“数据速度”
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将立足江苏、放眼全国,充分发挥一体化数据市场重要基础设施核心功能,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规范商业行为,逐步构筑更加繁荣的新型数商生态,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体系,争创国家一流数据交易场所,为数据产业繁荣发展刷新“江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