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赋能材料创新,再生塑料助力绿色交通。4月14日,全球首例“再生塑料双掺沥青路面”示范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宿迁示范道路高雄路举行,向世界展示这条“废塑新生之路”如何将废弃塑料转化为高性能道路建材。
2022年1月,沙特阿美与中国建材总院共同创立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致力于加速非金属材料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打造更可持续的建筑施工解决方案。后由该中心联合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宿迁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直击传统塑料填埋焚烧引发的二次污染与道路建材短缺的两大痛点,通过使用回收塑料改良沥青路面,实现废弃塑料高值化利用。
在宿迁高雄路路段中,通过再生塑料双掺技术,以再生热塑性塑料替代20%基质沥青、再生热固性塑料替代50%矿粉,共消纳再生塑料33.4吨,沥青混合料综合成本降低18.6%,碳排放减少36%,实现“塑料循环+公路降碳”双重效益。
再生塑料双掺示范路铺筑完成后,施工单位江苏宿迁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进行了路面质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验收标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路段从通车至今已有10个月,经历了一个完整夏季和冬季,路面使用性能优异。下一步将继续跟踪监测,验证再生塑料双掺示范路的长期服役性能。”
我国作为交通基建大国强国,年沥青消费量占全球沥青消费总量43%左右,这项技术不仅减少沥青消耗,同时给塑料回收治理提供解决路径。目前,宿迁再生塑料双掺示范路已经构建了从实验室研发到工程验证的完整产业链,不仅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固废利用+基建升级”的“宿迁经验”,更探索出生态效益与产业效益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下一步,各方将汇总形成“技术包”,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将“宿迁样板”复制到全国乃至全球,让“中国方案”为全球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和低碳环保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