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控:以绿色创新擘画交能融合发展新图景
时间:2025-04-11 09:05:15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江苏交控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交能融合领域多点突破、全面发力,实现交通能源产业链首季“开门红”。

行业示范引领打造新标杆。制定首个综合性行业地标。由云杉清能主导编制的《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工程设计规范》近日通过江苏省技术审查,作为全国首个交能融合综合性地方标准,其内容涵盖服务区、收费站、一般互通式、枢纽互通式立交区、边坡、声屏障等多个场景,此外,《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已立项,为推动交能融合建设了全周期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体系。通过首个服务区零碳认证。沪宁高速仙人山服务区成为江苏首个通过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服务区以“风光储充换”一体化微电网架构为核心,通过5.6MW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分布式光伏、电车及重卡换电站、新型储能等发用电设施协同运行,为高速公路服务区低碳转型提供了可推广的示范路径。打造首个全路域边坡光伏。云杉清能抢抓“430”政策窗口期,全省首个全路域边坡光伏项目——建兴高速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迎来突破性进展,大纵湖服务区站点成功并网发电,后续还有10个并网点等待并网发电,建设规模约达27MWp,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642万kWh,可满足建兴高速全线收费站及服务区的用电需求,实现全路域碳中和比例100%。

资源高效利用拓展新场景。“跨地域绿电远送”破解时空瓶颈。江苏交控首个跨地域绿电远送示范项目——苏通大桥南主线收费站智能微电网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该项目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调配与消纳,破解了局部地区绿电供给不均衡的难题。“一体化车棚光伏”发挥集成优势。锦丰、平望、郭村等服务区创新采用车棚与光伏一体化结构设计,全面考量服务区的交通流线与车位规划,合理运用单排“7”字形结构与双排Y型结构,既保障了车棚良好的实用性,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双清单挂图作战”探索水域资源。南通天电码头工程被列入2025年江苏省及南通市首批重大项目双清单,一季度完成了水上沉桩335根,进度达52%。该项目充分利用岸线资源价值,在水运领域探索交能融合新模式,促进南通天电向“绿色智慧电厂”转型。“集约化运营模式”促进降本增效。江苏高能自下而上开展油品配送运距、时间、运费调查研究,在成品油采购和调运方面选择最优的运输路线和结算方法,节省运输成本;将“无人机智能巡检”引入加油站管理,拓展能源巡检、维保新场景。

绿色“双碳”目标驱动新转型。充换电网络健全保障出行需求。春运期间,江苏高速路网日均出口流量达到264万辆,103对服务区建设了206座充电站和43座换电站,总计1887把充电枪,每天能够满足近10万辆次充电需求,并在高流量服务区配备移动充电设备,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在交通运输部调研服务区保障中,车主对江苏服务区总体满意率100%。绿电绿证交易取得突破进展。云杉清能创新开展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研究,近日完成首批绿证交易,成功售出24325张绿证,折合2432万kWh绿电,为广东8家制造业企业提供绿色电力,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超万吨。“高速公路养护碳交易研究”科研项目通过大纲评审,首次将碳交易机制引入公路养护场景。养护工区绿电自洽提供全新思路。京沪高速高邮养护工区通过858块光伏组件构建起了506.22kW的绿色能源网络,同时积极研发车载式喷洒除草设备等创新应用,减少养护碳排放,可实现绿电自洽率达100%。服务区污水治理紧扣民生关切。宁靖盐公司以盐靖高速改扩建为契机,统筹推进服务区污水科学处置,将S35阜溧高速千垛服务区污水管道并入兴化市政管网,实现“全收集、全输送、全处理”,解决了服务区污水处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