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属企业 > 江苏农垦
江苏农垦中山大肉包年销23万只的“出圈”密码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 字体:[ ]

每日凌晨4点,南京中山大厦餐饮部已然灯火通明,师傅们忙着手工制作单日销量曾高达3000只的招牌大肉包。这款承载着老南京记忆的国营老字号产品,创下了2024年年销量23万只、营收超110万元的佳绩,以超98%的复购率稳居城市早餐榜前列。这其中藏着怎样的“手艺密码”?

作为曾经的南京地标性建筑配套餐饮部,中山大厦将国营时代的传统手艺融入现代标准化体系:从高精雪花粉发酵、特供冷鲜前腿肉调制,到“推拉叠压擀”制皮法与十八褶包制工艺,每个大肉包历经6道工序、2小时制作周期,最终实现45秒标准化出餐。

拳头大小的中山大肉包面香浓郁,外皮松软且略带嚼劲。经典苏氏调味,肉质紧实不松散,肥瘦比例适中,汤汁咸鲜中带着一丝甜味,是地地道道的老南京口味。搭配一杯大厦自制的豆浆或赤豆元宵,性价比极高,是每一个打工人早餐的绝佳选择。“面皮松软,肉嫩多汁,一口下去,简直幸福感爆棚!个头还比较大,一个差不多就饱了。”食客评价道。

中山大肉包以扎实的用料和稳定的工艺经老南京人“口口相传”成为早餐界的“常青树”。如今在稳定固定客群的基础上,公司主动拓展营销渠道,线下适时开展大肉包“买四送一”促销活动;线上在大众点评、美团、直客通等平台推出9.9元早餐优惠套餐、好评打卡送大肉包等活动,变“被动推荐”为“主动传播”。

目前,中山大肉包年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份流动的城市名片。中山正在积极解决大肉包的延保锁鲜问题,尝试将“前店后场”加工生产模式向中心厨房、最终向工厂化生产转型,让中山大肉包像盐水鸭那样,成为能够带得走的南京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