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国资 > 连云港市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十载砥砺奋进 跨越山海贯通欧亚
发布日期:2024-05-29 浏览次数: 字体:[ ]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于2014519日启用,历经10年发展,实现远洋干线、深水大港、中欧班列、物流场站互联贯通,截至今年519日,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累计203.06万标箱。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循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前行,凝聚着沿海开放积累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沟通亚欧,崛起双枢纽。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发出的中欧班列已经拓展到中吉乌、中蒙、中俄、中土(跨里海)、中欧等6条班列精品线路,覆盖全球104个国际货运站点。哈国过境我国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对中亚、欧洲等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起到了风向标式的带动作用。作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双枢纽,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现信息共享、业务联动。哈国东门无水港公司2023年完成集装箱换装量突破30万标箱,同比增长12.78%,成为首个盈利之年

先行先试,敢为敢首创。依托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连云港港深入开展“保税+”“信息+”“监管+”等探索,其中,船车直取零等待作业模式将国际集装箱过境时间由原来4天以上缩短至1天以内,每个集装箱节约费用约60%保税+出口货物混拼模式将保税转出口货物和国内一般贸易出口货物拼箱模式,有效缩短了交货期和等待时间,平均可为企业节省73%的运输成本。信息化赋能智慧作业系统,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拥有全国首例铁路双线作业的远程操控系统,作业效率提高了3倍;通过智能化调度、可视化生产、自贸创新案例的组合拳,连云港中欧班列运输时间较传统海运模式可以缩短50%,客户资金回笼效率提高40%以上。

起步物流,不止于物流。为实现信息高效交互,提高中欧班列运输效率,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先后有近10位外方人员驻扎工作,在“硬联通”的基础上促进“心连通”。根据2023年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与哈国铁公司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互联互通高级别分论坛”上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发展“亚太地区国家—中国—哈萨克斯坦”路线,合作建设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发展跨里海运输通道的多式联运。未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阿克套港枢纽将实现“三节点一体化运营”。2024年计划拓展新的供应链,瞄准高附加值商品的全程贸易,力争打造优势货种的交易集散中心并开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业务,同时将继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互补合作,力争做出特色、做出典范、做出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