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公司作为长三角北翼的高速公路企业,承担了连接南北的重要功能,为更好地强化营运管理主业,公司围绕江苏交控“主平台”核心功能,聚焦“高质量保畅”和“高品质服务”,足高位整合主业板块优势力量,推进主业管理改革创新,形成“业务、标准、监管”三位一体的“大营运”格局,不断丰富路桥营运体系化管理新内涵。
管理体制开启革新“新篇章”
以运营管理中心成立为契机,结合公司运营管理架构变化的新特点和公司经营管理改革实际,形成安全、收费和调度三大业务权责分明、协调推进、高效运转的管理模式。
根据路段特点建立了智能化、立体化大流量保畅机制,探索准自由流模式下新的多车道协调机制和特情处置机制,确保特情处理流程及收费流程持续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围绕岗位作业要求,全面梳理安全风险隐患,建立涉路作业六个清单,日常安全管控清单和操作流程,以“责任一张网”“风险一张表”“现场一张图”和应急“处置卡”,真正实现安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精准管控。调排一体化机制,促进“一路三方”数据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共建、协同管理共融,打通监测救援通道,增进调度清障效能,协同机制成效显著。
服务品质提升品牌“新面貌”
开展“收费站品牌服务标准”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规范的工作质量体系,完善新形势、新常态下营运工作标准,提高收费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收费、清障、服务区等窗口形象的监管,制定特色化稽核管理清单,从收费制度、着装规范、仪容仪表、动作规范、文明用语等角度进行标准化规范管理,凝聚合力提供贴心、舒心、暖心服务,展现最强服务形象。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和机械化生产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细化管理保障措施、优化服务保障方式,确保收费政策及时落地生效。利用“调度云3.0”系统、“智慧大脑”系统等平台强化道路流量监控,配合道路AI检测系统,实时监测路网交通流量和事件,由事后被动处置变为事前智能研判,及时更新发布、天气、安全文明行车等信息,引导司乘人员合理规划路线、错峰出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
常态赋能增效取得业务“新突破”
狠抓安全重点领域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保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频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跟踪到底。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着力优化路网保畅环境,通过分析道路交通流量特点、交通事故规律、清障救援特征和整体道路运营情况,为路段保畅、管控策略方案制定,养护施工、交安设施优化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持续做好重大节假日免费放行和收费政策执行工作,继续做好绿色鲜活农产品优惠政策执行,贯彻落实江苏省港口和班列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优惠政策,不断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向好向优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跑出营运“新速度”
对接采用“镜像+仿真”的方式试点数字孪生应用研究,探索集车道可变限速、声光报警、重要枢纽驶入控制、路段流量实时监测、大流量预测多位一体的智能管控平台。挖掘数据间的紧密联系,编制了《2023-2025年营运安全数据分析实施方案》,总结近年来流量、救援等方面变化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让创新成果迸发涌流,加大对科技锥桶深化应急救援的探索,自主锥桶自动布设回收设备减少人员因摆放锥桶产生的安全隐患,让作业更加高效,更安全。为生产力增添科技内涵,配备手持云收费终端设备,实现车道与手持终端联动,在简化收费流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收费车道特情处置效率。2023年已经在盐城开发区收费站和丁堰收费站试点的入口拒超系统优化查验流程,通过手机拍照,自动上传并共享相关图片证据至系统云服务器,建立专属化车辆数据库,有效简化后续查验操作流程,为营运管理增强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