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具有阴雨冰雪天气居多、大流量叠加、道路事故频发、车流潮汐变化明显等特点。春运期间,宁沪公司所辖路段出入口总流量为2249.17万辆,同比增长9.1%;沪宁高速公路日均断面流量为13.63万辆,其中,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最高断面流量出现在1月25日,为21.68万辆;共实施清障作业4873起,日均122起,同比增长24.49%。面对春运大流量、恶劣天气的双重考验,宁沪公司提升“四个度”立足“保畅+”,圆满完成了2023年春运安全保畅任务。
提升春运“精度”,立足保畅+研判
宁沪公司时刻关注天气形势变化,适时召开了2023年春运工作专题视频部署会、扫雪除冰专题部署视频会、大流量收费站消堵消患专题会议和区域路网保通保畅专题会议等,及时准确预判各主要路段、桥梁、隧道以及重点收费站不同时段的流量变化情况及事故数量。相关单位启动“春运工作周例会”制度,通过问题分析、经验总结及时调整管控策略。公司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全力抓的春运保畅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
强化春运“力度”,紧扣保畅+治堵
一是动态掌握“潮汐车流”特点,梳理所辖路段大流量易堵点,依托“高速大脑”、道路监控及协作导航平台,动态跟踪实时路况、精准发布异常流量监测预警。二是充分利用南京收费站前方2公里处标志牌、可变情报板、地面标线、收费站前方广告大屏对车辆实施渠化诱导;发挥定向喇叭功能,建立“三级”提醒效应,发布“应急车道可以通行”“不用核对车牌,快速通行”等引导语,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的形式对车辆进行多维度提醒。三是在茅山服务区上高速匝道与主线汇流处利用水马设置硬隔离,有效降低因车辆变道发生的交通事故。交汇处事故同比去年下降33.33%。四是及时启用相邻路段跨区互助救援机制,打破管理界限制约,延伸救援路域,充分发挥港湾、驿站前置支点作用,最大限度提升事故主动发现和快处快撤能力。春运以来,共进行苏锡跨区联动救援40余起,平均到达时间7分钟,救援时效提升1倍以上。
加快春运“速度”,着眼保畅+协作
一是所辖各单位及时协调“一路多方”启动大流量分级管控方案,精准实施交替放行、匝道管控、交通诱导等措施。二是充分用好城市快速路等平替交通资源,深度联合高德导航,根据道路流量变化情况,灵活打出上游控流、远端分流、近端节流的保畅组合拳,缓解主线拥堵压力。三是与苏州交通广播协作,电台实时发布苏州段路况,实现信息“双向互通”。四是充分挖掘内部潜能,利用多功能叉车、装载机等特种设备形成特种设备集团化作业,同时加强与地方消防部门合作,学习新能源汽车救援、快速灭火等应急救援方法。春运期间,公司使用高德和百度导航远程引导分流共计155次,合计458.4小时,诱导分流车辆共计34.92万辆。匝道信号灯控制系统共使用125.3小时,管控车辆28.91万辆,应急车道启用504.2小时,增加车辆通过23.89万辆,通行效率最高提升9.05%。
凸显春运“温度”,聚焦保畅+服务
一是将品质服务作为重点,围绕江苏交控“‘一防两保’护春运 高速出行茉莉香”主题活动,积极组建茉莉花志愿者服务队,紧扣春节和元宵两个节点,各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向过往司乘送福字、赠送灯笼,邀请共尝姜汤和汤圆,不断拓展延伸服务。二是将智慧管控机器人纳入大流量管控体系,依托其智能预警功能,及时纠偏司乘不规范驾驶行为,有效缓解高峰流量时段人员备勤压力。春运期间,智慧管控机器人共执行尾部警戒任务5次,累计时长超13小时,真正做到了道路监管“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三是为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针对春运期间雨雪天气,公司划分了40个责任路段,按照“人停车不停”、人员梯队管理的工作要求,加强综合除雪车、融雪剂等冬防物资储备,成功应对了2023年首场冰雪及兔年首场寒潮,真正做到“以雪为令,雪停路净”。春运期间,公司共接到96777表扬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