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属企业 > 交通控股
江苏租赁:探索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苏租方案”
发布日期:2022-06-24 浏览次数: 字体:[ ]

金融租赁具备很强的市场属性和风险属性,改革是公司应对市场竞争、控制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以创建公司治理示范企业为契机,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着力建设法人治理体系、优化股权结构、推进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探索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苏租方案”。

强化党建引领,点燃公司治理改革“红色引擎”

公司对照国资委“1+N”国企改革政策要求及银保监会、证监会的监管规定,借鉴国内外一流金融企业实践经验,持续提升法人治理水平。一方面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公司充分发挥党委会“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将党建写入《公司章程》,落实董事长与党委书记“一肩挑”,并通过制订《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规程》,动态更新《“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明确重大事项报董事会前的党委会前置程序。同时,组建多元化、国际化董事会队伍,建立和发挥董事会专委会功能。另一方面强化经理层执行能力,建立内外制衡的监督体系。公司建立了经理层市场化选聘考核、权责分工机制和层级边界清晰的授权机制,确保经理层全面落实党委会董事会决策。围绕合规优先和内控为本,建立了“清风苏租”纪检体系,全面构筑纪检监察、监事会、职代会、内外部审计与公众监督等合规防线,不断完善自我监督机制。

优化股权结构,筑牢公司治理改革“架构之基”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股改上市和股权激励“三步走”,公司建立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境外资本、社会资本、员工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形成“股东-公司-员工”三方捆绑的“风险-利益”共同体。第一步是引入战投。公司从2007年开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陆续引进了南京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中信产业基金、法国巴黎银行租赁集团等国内外一流投资人。战略投资人不仅带来了资金,更输入了国内外标杆企业公司治理经验和管理理念,提供了国际租赁业前沿模式和国际厂商资源。第二步是股改上市。公司2014年底完成股改,2018年3月,在上交所A股主板首发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主板IPO的金融租赁公司。首发上市迅速放大了国有资本价值和功能,增强了国有股东控制力。国有大股东以11.66亿的资本撬动和控制了130亿净资产、900多亿资产以及150多亿市值。第三步是股权激励。为了将员工与公司利益进一步绑定,在省国资委的指导下,公司拿出1%的股份面向股改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2020年3月公司完成股票授予,从启动到落地仅用了6个月时间,成为省内第一家落实股权激励的省属上市公司。

锤炼过硬队伍,打造公司治理改革“人才铁军”

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落实“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机制,全面推进人事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定期开展“竞聘上岗”与“双向选择”。通过“竞聘上岗”和“双向选择”为员工搭建人才发展平台。2003年至今,已累计进行9轮竞聘双选,大批年轻骨干走上管理岗位。二是确立董事会决定的工资总额形成机制。2016年,经省国资委批准,工资总额由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业绩、薪酬收入,同时参考行业平均水平决定。三是岗薪和考核制度市场化。把员工职位和年度考核情况纳入薪酬体系,调高绩效薪酬占比。

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江苏租赁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连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17-2021年,公司新增投放从305亿元增至557亿元,年均增速13%;资产规模从497亿元增至997亿元,扩大了一倍。业务布局覆盖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工业装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信息科技等10大行业、50多个细分市场,赋能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公司于2021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成为融资租赁行业内公司治理改革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