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国企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资源型国企往往面临着获取接续资源难度大、绿色转型挑战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模式粗放等难题。
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企业加快绿色转型的实践样本,2021年,徐矿集团围绕争创“全国转型样本、改革示范、管理标杆”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完成营业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费同比分别增长24%、26.7%、25%,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改革创新和党建工作“五个走在前列”和“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服务全省能源安全保障贡献了力量,同时也为资源型枯竭型企业高质量绿色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聚焦主业,多点突破,转型升级后劲足
聚焦主业、发展实业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2021年,徐矿集团聚焦煤电化主业持之以恒下功夫,做自己能够干、应该干、干得好的事情,扎实推动产能核增、电力建设、绿色转型取得新突破。
产能核增喜报频传。2021年6月20日,徐矿集团哈密能源公司大南湖矿区西区五号矿井4.0Mt/a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矿井规划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是徐矿集团新疆能源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的新疆赛尔能源公司红山煤矿也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该矿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新建矿井,是徐矿集团布局新疆煤电化基地的重点项目。据了解,天山矿业公司、赛尔公司也都有望实现产能核增。
重大项目多点突破。继徐矿集团锦州电厂2×66万千瓦机组项目#1机组顺利投产运营以来,2021年8月11日该项目#2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徐矿集团锦州电厂2×66万千瓦机组项目顺利实现“双投”。与此同时乌拉盖2×100万千瓦国内首台褐煤机组项目已开工建设,射阳港百万机组项目基础建设已基本完工,徐矿集团电力建设成效显著。
绿色转型有序推进。按照“内部全面落地、遍及淮海大地、走向全国各地”的思路,徐矿集团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目前已立项16个。近日,华美热电公司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破土开钻,标志着该公司光伏发电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预计2022年3月份可投产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410万kwh,年节约标煤131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65吨。和华美热电一样,徐矿集团还有6个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了开工建设。
聚力转型,对标一流,改革创新勇突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徐矿集团敢于“破”字当头,建立健全机制体制,抓住质量核心,突出管理关键,盯住细节核心,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效益水平。
改革对标成效显著。徐矿坚持把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作为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动力的关键举措,全集团73户子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其中将4名优秀年轻干部直接提拔为契约化管理二级单位总经理,1名90后年轻干部纳入集团党委直管、实行契约化管理,打破论资排辈,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具有徐矿特色的“两去、两全、两市”三项制度改革正全面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基本完成,2021年7月,徐矿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
混改上市进展顺利。2021年9月28日,徐矿能源股份上市申请得到国家证监会受理,有望成为近十年来煤炭行业首家IPO主板上市的企业。作为徐矿重点培育的“高大上新”试验田之一,威拉里新材料科技公司牢抓关键核心技术,已拥有申报发明专利80余项,成功攻关铝合金粉末无流动性难题、攻克铜铬锆生产过程中锆元素损失难题,成为国内首个批量生产高熵合金粉末的厂家,打造行业“隐形冠军”,成为江苏省唯一混改、科改“双改”示范企业。
科技创新佳绩不断。近日,徐矿集团申报的“衰老矿区松散含水层下残煤资源回收上限关键技术与应用”“厚表土立井井壁环境因素耦合作用破裂机理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徐矿历史上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也是首次年度两项成果同时获得一等奖。张双楼煤矿、天山矿业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列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张双楼矿还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智能化示范煤矿。
民生改善,共同富裕,职工日子更美好
徐矿集团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把“让全体徐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作为使命追求,把“不让一名职工下岗”作为庄严承诺,把“徐矿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共同情怀,统筹兴家业、厚家底、惠家人,全力以赴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职工。
品质民生温情满满。“在2021年东山悦项目第一次开盘时,按照购房优惠政策,作为徐矿新入职职工,我优先进行了选房,选中了一套心仪的房源,还享受了购房总款5000元的优惠。”华美建投新美建筑公司职工方超谈起购房经历,脸上露出笑容。徐矿集团以打造共同富裕国企示范为目标追求,大力实施“三三民生”工程,职工工资在2020年实现比2016年末翻一番的基础上,2021年又增长10%,年初承诺的10年民生实事全部办实,走访慰问6000余人,发放慰问金、帮扶资金1800万元。
产改建设质效提升。出台高含金量的产改“十条”并加以落实,完善产业工人薪酬分配机制,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在身份转换、帮扶政策、晋升通道等十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产业工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持续提升。作为徐矿发电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的赵强,每月享受1000元产业工人津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后,在岗期间享受所属部门副部长岗位工资系数;连续两次获得集团公司劳模荣誉,年金缴费比例提高1.5%;2021年赵强又被提拔为该公司技术支持部副部长,真正实现了经济上有待遇、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此外,还有100多名产业工人走上了管理岗位。
“家”文化温润民心。深入推进以“百年徐矿,业兴家旺”为主题的“家”文化建设,提炼出“忠诚、坚守、奋斗、担当、情怀”新时期徐矿精神,持续开展劳模、工匠和好人评选活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氛围高涨。倡导“以企业为家,视职工为亲人”,举办集体生日会、增加体检项目、组织文艺汇演、建设“女工之家”……让职工充分感受到家的温馨、体验到工作的快乐、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四万徐矿人收入高、精神富、环境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美起来。
赓续血脉,强基固本,党建引领“徐矿红”
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表率”,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才会有可靠的定盘星、压舱石、主心骨,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胜利前进。徐矿集团始终坚守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大力实施党建“五大工程”,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职工凝聚力、发展号召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大型省属能源集团保驾护航。
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围绕“四万矿工跟党走、开启百年新征程”主题,聚焦学好“三大主课”、感悟“三种力量”、实施“四立行动”,引领干部职工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打造了“5533”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五学”机制、“1357”模式、“5×5”全矩阵体系等一批具有行业特点和徐矿特色的鲜活品牌,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徐矿做法300余篇。
党建品牌做深做实。突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全面实施国企党建“铸魂工程、强基工程、战略工程、人才工程、护航工程”五大工程,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思想建设贯穿始终、把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党建做法获评全煤行业“最佳案例”和江苏省党建优秀成果奖、优秀“书记项目”。大力实施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人人展其才的“三才”工作法,工作经验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交流。
从严治党走在前列。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构建,大力开展讲大局、讲责任、讲规矩,修好忠诚心、事业心、进取心、感恩心、敬畏心“三讲五心”教育,在省属企业率先启动内部巡察、率先实现巡察全覆盖、率先开展专题巡察,纪检工作在省纪委考核中连续3年获第一格次。
服务大局,增产增供,能源保障显担当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能源消费大省。作为江苏省属能源实体企业,徐矿集团始终把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紧跟省际能源合作,主动把产业转移到国内富煤省份和“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建设“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新疆煤电化、“一带一路”能源服务、江苏清洁能源“六大基地”,构建了更为多元、更加可靠的能源保障。
在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把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作为重大使命,不讲条件、不计成本、不惧困难,千方百计增产增供,全力以赴保供应保民生保安全,在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中展现徐矿担当、贡献徐矿力量。四季度通过省内煤矿增产增供、省外煤矿直调直供、煤炭贸易调进保供增供煤炭300万吨,控股电厂坚持应发尽发、能发尽发、稳发满发,省内控股电厂发电量同比增幅超过20%。开辟陕煤入苏、疆煤入苏等专列,从新疆紧急调拨2700余吨、从陕西调拨3700余吨煤炭进入江苏能源保供市场,超额完成100万吨煤炭应急储备任务。第一时间对接金融企业,积极筹措20亿元保供专项贷款,为能源保供再添“金”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