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江苏交控:探路交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发布日期:2021-12-24 浏览次数: 字体:[ ]

据江苏省工信厅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充换电次数达6.31万次,同比增长105%;充电量共计89.3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8.2%。面对新需求,江苏交控加速推动布局优化,开启了未来交通产业高效、智慧、绿色生态圈的探路之旅。

合作贯通 让高速路上不再有“囧途”

12月10日,蔚来汽车换电站落户江苏交控所属连徐公司东海服务区,成为G30连霍高速江苏省内第一座换电站,这也是蔚来在江苏交控所辖服务区布设的第9座、在全国布设的第700座换电站。

早在2015年,江苏交控就与江苏省电力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分批次在所属服务区建设营运充电站。截至目前,江苏交控96对服务区共有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85座,专用车位860个,充电桩738个,换电站10座,新能源充电设施覆盖率达98%。

“十四五”期间,江苏交控提出了提升“社会公众快速畅行体验感和品质服务体验感”的高速运营服务新要求。与省电力公司和新能源车企的深度合作,正是以提升“两个体验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智能化出行趋势,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网络,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及公众服务品质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科技助力 为未来出行大开脑洞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新能源赛道在全球智能市场非常火热,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未来乘用车的主流,创新技术加持的智能纯电汽车则势必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以理想、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正在着力破解续航里程焦虑、人机交互需求增大、自动驾驶技术提升等制约发展的客观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由初级阶段转向中高级阶段。
    “聪明的车”已在途中,“聪明的路”自然也不甘落后。
    今年年初,江苏交控“高速大脑”顶层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专家审查,集团更是提出要以打造“数字交控”为核心战略指引,攻坚数字化转型深水区,提升全系统数据分析、决策、治理水平。在第23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江苏交控集中发布了“高速大脑”“边缘操作系统”“行业应用中心”三大数字新基建产品,数字化转型“江苏方案”“江苏模式”在全国交通、IDC等行业领域进一步形成标杆示范效应。

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信息化产品的惊艳亮相,都加快了“未来高速”走向现实的坚定步伐。今年6月,全国首条安全保障全天候、出行服务全方位、运营维护全数字、绿色建管全寿命的新一代“未来高速公路”、我省首条新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五峰山过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线正式通车。首个准自由流收费试点项目在五峰山过江通道同步落地应用,实现了ETC道口交易时间缩短90%以上、车辆通行效率提高3倍以上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公众快速畅行体验感和品质服务体验感。

随着智慧交通深入发展,ETC不停车缴费、自由流通行、AI智能决策等便捷技术,将给人们带来由“有感通行”到“无感体验”的新转变,物理屏障的消失将极大程度满足公众对美好出行的深层次需求,江苏交控也即将迎来未来智慧高速管理运营的新考验。

日前,江苏交控与腾讯、华为、青云、中国电信、商汤科技、中交海德等企业成立全国首个数字交通创新联合体——数字交通联合实验室,唱响了“国有企业主导应用、科创企业技术赋能”的联合创新“重头戏”,拉开了江苏交控迈步新阶段、协同产业链、打造生态圈、共创新发展的全新帷幕。

“双碳”行动 国企扛起主力军担当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我省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纳入了今后五年的六项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今年9月,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召开,推广新能源汽车被视为兑现碳中和承诺的必由之路。除了车辆动力来源向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碳中和更是整个交通产业的事情。

江苏交控运营管理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340公里,承担了完善江苏“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构建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生态高速、智慧高速、数字交通等方面积极试点,将绿色发展融入道路规划、建设、养护和运营管理全过程,提升高速公路运行效率、低碳水平和生态环境,助力公众绿色出行。

以推行电子不停车收费为例,江苏交控目前已发展ETC用户1990多万,江苏省内汽车ETC普及率超过80%,根据2020年江苏高速路网相关数据测算,通过使用ETC,2020年全年减少交通拥堵时间约300万小时,减少燃料消耗约2300万升,减少碳排放量4000余万吨。

而作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更是要始终肩负“共护绿水青山”的时代重任,踩准“双碳”目标的产业发展机遇,成为这场涵盖供需两侧的“绿色革命”的主战场。

7月,启扬高速白米服务区启动全省首个“零碳”服务区示范项目建设,将通过建设分布式能源、储能、全电厨房、智慧路灯等,应用多项节能技术,达到相对“零排放”;9月,江苏交控与龙源电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电站、新能源制氢、电池储能和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开展深度合作;10月,江苏交控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如东H5#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全容量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9.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江苏交控在整合高速公路网内资源、探索新能源道路跨界融合、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积极开展布局能源供应网的新探索。

高效、智慧、生态,这一个个关键词逐渐勾勒出未来交通的美好前景,美好出行从山高水远到一步之遥,交通产业从结构单一到成链成网,未来,或许已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