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报道
省环保集团创新农污治理“锡山模式”
发布日期:2021-12-15 浏览次数: 字体:[ ]

省环保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在省污染防治攻坚会议上对集团“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啃最硬的骨头,当好标杆示范”的工作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结合集团工作实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办实事突破口,创新治理模式,发挥综合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较好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集团2021年5月与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全域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涵盖150个自然村、惠及7320户的锡山区2021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为2.75亿元。工程得到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被誉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锡山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硬骨头”。早期的部分农污治理设施简单照搬城市污水治理的工艺路线和管理方法,与农污特性和治理要求不完全符合,造成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较高,公共财政难以支撑;项目建设主体复杂,设计变更量大,区域项目呈碎片化,投资、建设、运管脱节。尽管政府投入很多,但农民对此认可度不够高。民有所急,我有所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集团及下属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靶向发力点。一个融合创新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就这样在集思广益的谋划与努力下逐渐清晰并浮出水面。

“锡山模式”究竟是什么,吸睛之处在哪里,创新之诀有哪些……这一切的背后,是省环保集团倾注的智慧与汗水。

打通堵点办实事  创新农污项目落地新路径

农污项目是公益性特征明显的民生工程。长期以来,由于农污项目可经营性资产权重较低、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使用者付费不具备条件,一般企业难以长期运营。为切实把这件民生实事做实,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优化业务模式,创新推进农污项目落地。

——共建运营主体。集团和锡山区合作设立投资建设运营主体——苏环(无锡锡山)环境有限公司,实施全域范围内农污治理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工作。政府购买服务,环保集团从降低政府债务兼顾项目公益性角度出发,主动让利,设置较低投资收益率与合理的回款周期,最大程度上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分步滚动实施。为避免地方财政一次性投入过大,每年维持财政支出相对稳定,实现预算常态化,项目全部投资分年按年期次分步实施。每个年期次投资按照“1+8”模式,即当年期次的投资,按照1年建设期和8年运营期为一个生命周期计算,9年期满开启新一轮周期投资建设运营。每年期次的投资可根据地方财力和治理需求进行调整,实现分布建设滚动投资。

突破难点办实事  创新农污设施建设新路径

农污项目是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地区居住相对比较分散,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管网铺设难度较大;农民生活习俗也有所不同,对卫生间和厨房等生活污水处置要求不一。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模式,确立唯一责任主体,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尊重居民风俗,灵活进行收集治理。

——坚持“三进三出”。坚持民生项目让人民满意,在高质量编制全区规划同时,对于本批次建设项目,施工方先进村调研踏勘并和村民沟通布点和管路走向,然后制定方案,方案完成后再进村和镇、村、村民沟通对接,达成一致后设计施工图,施工图完成后再进村和每户确认,确认后再出图,确保方案无争议、可操作,为后续顺利高效施工打下基础。通过分区分批梯次推进,实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布局合理、标准统一、覆盖全面。

——坚持因地制宜。对可纳管的农户污水应接尽接,通过污水管网就近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无法纳管的农户集聚区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站点,通过管网收集周边农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偏远分散户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净化生活污水,实现所有农村污水的分类集约精准处理。

解决痛点办实事  创新农污设施建管新路径

农污项目往往容易成为“摆设工程”。农污治理工作量十分庞杂、涉及人员众多,缺乏建运管控手段,造成有的项目建后停运、“晒太阳”。在锡山区政府大力支持下,集团创新农污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实现精准建设、精细运营,有效提升建管水平。

——实现精准建设。改变以往农污治理建设粗放、运管低效的传统模式,引入精细建设GIS管理系统,在设计阶段对管道终端、管线、站点进行定位,将设计图纸拆解为携带工程信息的部件码,工程建设阶段对相关管线、站点的施工建设及签证变更进行扫码验收,形成可追溯、透明、规范的施工管理,实现了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的一致性。

——推进精细运营。集团配置一支专业运营团队,全力做好农污设施运维管理工作。将精细建设GIS管理系统和智慧水务运管系统互联,打通设计、建设、运营数据互通,运维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即可了解每个站点运行状态,通过二维码即可查询设计图纸、所用材质、使用寿命等信息,为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打下安全稳定基础。

“截至10月底,已有24个村施工完成,剩余126个村全面展开施工,近40%的村民已经体验到了环境整治后的效果。”产业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汪旭介绍说。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近期组织对项目进行调研,给予高度评价:产业公司探索的市场化农村污水治理“锡山模式”,解决了农污项目一次性投入过大、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样板,为全国绿色事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锡山模式”只是起点,支撑服务全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格局大举措已经布局。集团作为统筹全省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和投资主体,一方面将协助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建立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体系,搭建省市区村“四合一”大数据平台;另一方面研究构建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短缺问题,形成省属国资与地方国资联动,致力成为农村污水治理领域引领者、担当者、推动者。

省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斌斌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让绿色成为美丽江苏最亮丽标识。我们要抢抓机遇,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国企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江苏大地一定会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美丽江苏未来可期。(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