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国资
连云港市:纵深推进改革 全力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
发布日期:2019-02-02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8年,连云港市国资委以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为中心,紧扣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主线,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截止去年底,连云港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750亿元,净资产18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纳入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全部盈利,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6.9%,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上交税费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8%和30.1%。连云港市委市政府交办的140个、总投资近300亿元的重点工程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率先提出的“三升一降”创新案例获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沈莹在参加连云港“安全发展共享繁荣”国资论坛期间,对连云港市国企改革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突出顶层设计  精心谋划改革举措

按照省国资委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市长方伟先后主持专题会议,对国企改革进行专项布置。出台《市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等7份改革配套文件,为今后的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政策依据,做到有的放矢。印发《关于清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通知》,明确由连云港市国资委牵头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办的59户企业进行摸底审计,制定改革、整合方案,逐步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加大对县区、板块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力度,避免国资监管中的“死角”“盲区”,确保市县两级国资国企同步健康发展。


突出运营效益  有效提升经营质量

稳步推进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从融资平台向实体经营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不断提升效益指标权重,将利润指标占比由3%提高到15%,将经营指标占比由25%提高到55%。监管企业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特色品牌、完善产品结构、全面预算管理、压降三项费用、实施员工总量和增量“双管控”等方式,有效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3户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0%以上。


突出债务化解  全力保障健康发展

积极应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断调整的形势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对国有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前准备,对隐性债务较重、资金链绷得很紧的企业,一家一家过堂、一个一个问题化解,鼓励连云港市属企业加大与央企、省企及股权性基金合作,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截止目前,直接融资比例达34.47%,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突出混合所有制改革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作用

针对历史上形成的国企股权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主要采取对外混改和对内混改两种方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外混改,就是将国有资本投入到效益好、能赚钱的产业。比如,市属企业共同出资29亿元组建连云港金联能源投资公司,与中国核电集团合资成立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对内混改,主要是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加强与韩国SK集团、中船重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完成奥神新材料等10户企业的混改。制定《市属监管企业加快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排出16户企业,列入重点培育对象,力争到“十三五”末在各类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在省国资委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碱业公司被列为省混改试点企业。


突出盘活存量  切实做强主营业务

为推动资金、资源、人才向重要企业、支柱产业集聚,围绕功能定位、发展潜力,将连云港市属监管企业主业核定在3个以内。在保证人心不乱、经营不断的基础上,倒排工期,通过公开挂牌、协议转让等方式,完成26户空壳企业、低效无效企业的盘活和整合工作,压减31户子公司层级,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监管效率。


突出党建引领  着力彰显“护航”作用

实施“强基提质”工程。按照加强国企党建的统一要求,连云港市委在全面压缩机构的情况下,专门召开常委会研究组建连云港市国资委党委,并新增7个编制、3个内设机构,保证连云港市国资委不因机构改革而影响工作。对625个党组织启动换届,将既懂业务又懂党建的复合型干部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实施“五个一百人才”工程。通过教育培训、交流调整、市场化选聘、挂职锻炼等途径,着力培养100名工匠型人才、100名管理型人才、100名营销型人才、100名创新型人才、100名后备人才,为国有企业高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家学者来连举办“国企高质发展论坛”系列讲座4次、在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开办风险防控、转型升级等8期专题培训班,先后培训近1500人次。实施“国企清风”工程。会同连云港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出台《市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导致重大国有资产损失的有关人员进行追责、问责。